清末民初域外侦探小说译作研究——以福尔摩斯汉译本为中心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yfei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时期,域外小说被大量译入,而其中译介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当是以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小说为代表的侦探小说。尽管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侦探小说是一种全新的小说类型,但自从它登陆中国,就立刻掀起阅读和翻译的热潮。   本文在介绍域外侦探小说在中国的翻译盛况后,进一步探讨侦探小说汉译的特点和域外侦探小说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独有的吸引众多读者的审美特性。   作为汉译侦探小说的代表之作,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在清末民初时期获得了无数译者的青睐,其汉译本层出不穷,数量巨大。本文选取其中的优秀之作1916年中华书局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为主要参考译本,从小说篇名、叙事模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着手,结合研究现状详细分析文本,对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小说汉译本做一个总体和全面的研究。   尽管侦探小说在当时的繁荣景象令其他类型的小说难以企及,但是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与其盛行度未能构成正比,对域外侦探小说的价值评定仍旧具有重要意义。从文学领域来讲,这种新颖的小说样式对中国近代作家和中国小说的创作影响颇深,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意义重大;从社会领域来看,侦探小说所蕴含的人权、法制、科学、民主思想在当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近代的思想革命,促进了进步思想的传播。
其他文献
明末清初烟水散人的《女才子书》,用文言短篇的形式,专写女性才子。明末清初弘扬“才子”之风,对烟水散人影响极大。同时,作为有才华却失意潦倒的寒士文人,烟水散人弘扬女性之才,以
生活于清代中后期的顾太清,被尊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才情极高,通诗词书画、爱古玩玉器,她作词既汲取了宋代名家的风韵气度,又糅合个人的阅历才情,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
本论文将“十七年”小说中的地主形象群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写作语境和文本入手,系统考察十七年间地主形象的主要类型,揭示地主形象的叙事功能和认识功能。  本论文选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