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养老设施庭院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h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老年人居住环境问题成为当今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加强养老设施机构建设,着力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养老服务的重要部分,是老年人群居生活、集体养老的重要场所。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快速加深以及我国城市人口“四二一”的家庭人口结构、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对专业养老机构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数量将会激增,对养老服务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大。庭院空间是养老设施建筑室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老年人日常户外活动功能,同时也是老年人与他人交流、休闲、锻炼、娱乐最紧密相关的室外活动场所,为老年人接触和亲近自然提供了基础条件。本文研究以国内外养老设施的发展及理论研究文献阅读为基础,通过建筑学、环境心理学、老年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景观设计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养老设施庭院空间类型,老年人庭院空间活动需求,庭院空间功能组织与环境特征和庭院空间构成要素。结合闽南地区养老设施实地现状调研,分析总结养老设施庭院空间使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闽南地区养老设施庭院空间类型及功能构成,以及庭院围合要素、景观要素、功能设施要素景观设计要点。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对今后闽南地区养老设施环境景观设计有所帮助,在理论知识上丰富并填补该地区养老设施庭院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空白,为今后闽南地区养老设施庭院空间景观设计及其改造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其他文献
以泉州沿海村落的传统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广泛的实际调查和资料收集,获得图像和文字数据,运用建筑形态学、建筑类型学、数学结构主义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建筑
开展评价的目的是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同时探讨主客观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评价学的关键问题。本课题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多媒体阶梯教室的热光声环境展开评价
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建设的变化速度每年都在加快,城市高层建筑仿佛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在这其中显得更加明显,使得城市的上层空间格外丰富。然而,在这高
里院建筑是青岛本土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居住建筑类型,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都围绕着其院落空间进行。里院的院落有着其独特的空间构成特征,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制,也不同于西
无论是新材料的发明还是旧材料的新想法,都是建筑进步的源泉。红砖在泉州建筑中呈现出非常浓郁的地域特色,但随着材料的更新、施工技术的进步等,红砖在现代框架结构建构模式下的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作为城市发展重要推动力的住区开发的规模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纵观全国的各大城市,动辄几十甚者上百公顷的超大型住区
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强调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成为设计理念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现代主义之后衍生出众多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流派,它们用丰富的设计手法弥补了许多初期现代主义和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出现了大量地界不清或废弃的城市模糊地段,这种特殊地段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更新迫切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来看待。分形理论是
本文以历史环境中的景观设计作为课题加以研究,将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运用到此类景观设计中。采用了“理论-原则-方法-总结”的研究体系。引入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原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