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石斑鱼及其母本褐点石斑鱼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b198908240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斑鱼(Epinephelus spp.)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成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受欢迎的养殖品种之一。本课题组前期开展了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杂交育种研究,并成功完成杂交石斑鱼子一代的培育。该杂交石斑鱼在免疫应答、抗病力等方面的表现尚不清晰,本研究围绕杂交石斑鱼及其母本褐点石斑鱼在免疫应答方面的差异开展了以下研究:1、杂交石斑鱼和褐点石斑鱼免疫相关组织的转录组测序采用Illumina/Hiseq-2000 RNA-Seq技术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和褐点石斑鱼注射polyI:C 24h后的脾脏和头肾进行RNA-seq测序。共得到62,238条高质量unigenes,平均长度为1,150bp,N50为2,499bp。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至少有27,305(43.94%)个unigenes在一个数据库中被注释,有11,622(23.07%)个unigenes在4个数据库中都被注释。根据差异基因筛选原则[基因的|log2(倍数变化)|≥1]和错误发现率(FDR)<0.05,筛选出47,92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DEGs)富集到20条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里,如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随机选出9个差异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这9个差异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结果一致。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数据,从中挑选出与免疫应答相关的模式受体基因(NLRX1、NLRP1、TLR9、NLRP3、NOD2和TLR5)、白细胞介素IL-1β和IRF3,开展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2、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分析(1)先天性免疫抵抗病原的入侵主要依赖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病原的识别,激活免疫反应,从而抵御外界病原的侵入。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由淋巴器官产生,是具有免疫识别功能的细胞系,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和开展免疫学研究的关键。为了解PRRs基因在杂交石斑鱼和褐点石斑鱼免疫应答中的作用。首先需要采集纯度高且足量的PBL,本研究首先利用不同Percoll浓度(15%、20%、25%、30%、35%)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杂交石斑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血涂片的方法对血细胞中的不同细胞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浓度为25%的Percoll分离液收集的杂交石斑鱼淋巴细胞白膜层富集最明显,且PBL数量最多(85.56%),纯度最高(90%),活性最好(95%以上)。(2)为了检测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在PBL应对LPS和PolyI:C免疫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利用LPS和PolyI:C刺激PBL(25%浓度),检测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时序性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PS和PolyI:C刺激PBL1h后,杂交石斑鱼的TLR2和TLR9基因表达量在LPS刺激后无明显差异;褐点石斑鱼中只有NLRX1基因和IL-1β基因表达量在PolyI:C刺激后无明显区别。(3)为了解IRF3基因在杂交石斑鱼应对外源病毒刺激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了杂交石斑鱼IRF3基因并分析其在PB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为2529bp,包含5’非编码区(5’-UTR)325bp,3’非编码区(3’’UTR)916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377bp,可编码4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包含N-末端DNA结合区(DBD)(1-108aa)、1个C-末端干扰素相关区(IAD)(255-435aa)以及色氨酸富含区(SRD)3个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IRF3与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IRF3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IRF3基因在杂交石斑鱼肝、胃、鳃、肠、脾脏等9种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RF3基因在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胃、肠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头肾表达量最低。此外,PBL在PolyI:C刺激1h后,IRF3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4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约为对照组的9.3倍),8h后逐渐下降。3、PolyI:C和LPS刺激对杂交石斑鱼PBL中三种酶活力的影响利用PolyI:C和LPS分别刺激PBL,并在0h、1h、4h、8h和12h分别测定ACP、AKP和CAT的活力。结果显示,PBL经PolyI:C刺激后,ACP和AKP两种水解酶的活力都显著高于对照组(0h),但CAT活力无明显变化;PBL经LPS刺激后,ACP、AKP和CAT三种水解酶的活力都显著高于对照组(0h);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和信息化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也逐渐成为广大教育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物理学科在培养同学们科学推理能力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通过物理认识物质世界,认识世界运行的规律。文中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其中“科学思维”被列为四所核心素养之一。科学推理能力是学生能够在日常将生活中获得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形成正确的科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素质。因此,考查高一学生的科
株型改良一直是水稻提高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水稻中许多株型性状的相关基因被相继克隆。在这些基因中,直立穗型基因DEP1增加枝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在北方粳稻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理想株型基因IPA1的主要特征是分蘖少、没有无效分蘖、茎秆粗壮、穗大粒多。遗传背景对DEP1功能的影响及其与IPA1的相互作用,是水稻株型改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结果如下:1.以直立穗
目的:评估腭裂术后患者颌骨发育及腭咽闭合情况,探讨不同腭裂手术时机对颌骨生长发育以及对腭咽闭合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05年至2017年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行腭裂修
背景和目的:大肠癌肝转移是大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治疗的重点与难点,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丁酸钠是肠道菌群发酵的主要产物,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丁酸钠能抑制大肠癌
目的:HPV感染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HPV感染可以引起人皮肤和粘膜的多种良、恶性病变,如尖锐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等,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寻找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下肿物(submucosal tumors,SMTs)的临床发病特点,评估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诊断食管SMTs的价值,以及内镜下治疗食管SMT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治的633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EUS及胸部CT检查拟诊为食管SMTs,后经内镜下手术治疗获取组织病理诊断为
目的:探究动脉血乳酸水平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110例,进行为期30天
目的:1.研究神经肽 S(neuropeptide s,NPS)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诱导的大鼠刻板行为的影响,NPS对METH所致海马、纹状体谷氨酸释放的影响。2.METH对大鼠脑脊液中的内源性NPS的影响。3.METH对大鼠海马、纹状体中神经肽S受体(neuropeptide s receptor,NPS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为了阐明宣威肺癌发病机理,开展宣威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出与宣威肺癌发病机制或可作为宣威肺癌预后因子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改善宣威肺癌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共轭聚合物材料正被广泛地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近年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率。本文主要针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1,激子衰变过程中内禀的离域现象;2,电场诱导的载流子聚变的禁阻。在光激发的作用下,电子跃迁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经过弛豫后,最终形成激子态。对于衰变中的激子,我们运用非绝热动力学方法发现,偶极矩会驱使电子从原局域轨道转移到几个扩展轨道,导致激子的离域。基于动态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