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国家,美国《宪法》明确赋予各级政府的各项权利与责任,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发行市政债券已成为美国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融资工具,不仅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的压力,也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经验成熟,拥有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风险防控措施。目前,我国刚刚实施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不久,缺乏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法,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及管理,针对我国现在的债务情况和对于我国未来债券市场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也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介绍。第二章主要对美国地方政府债券进行一般分析,包括其概念、分类和特点。美国的市政债券主要分为一般责任债券和收益债券。另外美国还有一些其他类别的市政债券。美国市政债券不仅减免税收、信用好,而且收益率高、流动性强。第三章介绍了美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与管理。美国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地方公债办公室(OMS),和美国地方公债规则委员会(MSRB),制定政策和信息披露制度。第四章分析了美国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防控和危机化解机制。美国地方政府对市政债券的风险的控制和危机化解有比较科学的办法。债券发行需要具备权威法律机构的意见书和权威评级机构提供的信用评级。为应对市政债券的危机事件,美国的市政债券有投保债券保险,为债券提高了信用等级,美国政府也为市政债券建立了偿债准备金以便应对债务违约。同时,美国的地方政府也很重视建立债券风险的预警系统。第五章分析了美国地方债务管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属于市场约束和制度约束混合的模式。政府出现无力偿还债务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地方政府财政上的收不抵支造成的。但是,分析导致债务违约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预算硬约束漏洞和弥补赤字的方式不当。第六章通过对美国地方债务的分析,针对我国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国在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财政部可代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政策终于出台,2014年财政部下发《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的通知,将试点地区增加至十个。可见,我国实施地方债务发行的时间不长,缺乏相关的经验。尽管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偿债计划和管理地方债务的相关法规,同时,我国也在逐步开展对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并且风险较大。因此表明我国的地方债需要健全专项法律法规、设立管理机构,并且提高信用评级水平,完善从债券发行到风险控制的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开拓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的重要工作,其中HX银行济南分行在调整客户结构、创造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工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形态多样,使用季节性较强,受当地气候、水资源分布、地理环境的影响约束,因而地域性比较强。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云计算是新兴的IT模式,它使用虚拟化技术来虚拟硬件基础设施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以动态的、弹性的方式为用户服务。但是随着使用云计算的用户逐渐变多,云数据中心的规模也日
2018年4月初,晋城市出现复杂的倒春寒天气,降温剧烈、持续时间长、伴随降水,之后又出现大风,粮食作物及开花果树出现冻害,损失严重。笔者对2018年4月初晋城市的倒春寒天气进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出口日渐成为各国进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凭借投资压力不大、经营规模较小、市场灵活性强的特点实现了其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出
战后苏联军事政策的制定,一方面是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下,如何能守住自己在战后取得的优势,这是苏联面对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出于本国军
在“公权力不可处分”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没有对行政诉讼和解加以确认,但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对行政诉讼和解的探讨及其应用一直没有停息,这也说明行政诉讼
目的:探讨牙齿各部位长度及冠根比与骨面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笔者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人骨性Ⅰ类患者50例(Ⅰ组,其中男16例,女34例,平均年龄23岁),成人
中国资本市场源起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产物,但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都依赖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是关于资
热电联产技术是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技术和措施,因此世界各国均把热电联产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现在,中国的东北及华北地区的供热方式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