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东邮驿制度考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a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它是历代政府施行有效统治的工具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在平时,邮驿是传达政令、沟通中央与地方及地方间联系的纽带;在战时,它是飞报军情、指挥作战的有力工具;遇到重大灾异和事变,它又是政府采取特殊措施,处理非常事故的重要手段。 邮驿制度起源于原始公社解体、奴隶制国家出现以后;于秦汉隋唐时期渐具规模;到了元代,邮驿制度盛极一时;明清时期,邮驿制度趋于完备,在清康、雍、乾时期,邮驿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也开始了它的衰落。清代山东邮驿的设置在经历了添设—裁撤—添设的过程后,到清末共有驿站139个,驿铺1080个左右。而连接这些驿站的路则形成了山东四条重要的道路,其中两条则是京师通往广东和福建的官路。清代对邮驿的管理分中央和地方二级,地方管理又分省级和州县级二级,地方管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和实践后,最终确定了具体的管理体制即由道员兼管到臬司总核,由驿丞专管到州县兼管。 由于统治者的努力,在清前、中期,邮驿发挥了它的重大作用,传送公文、接送使客、转运物资,速度快,效率高。山东的邮驿则成为国家对山东地方进行统治和山东地方维护中央统治的重要工具。同时邮驿在山东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则突出表现在经济方面,发达的水陆交通促进了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运河沿线和内陆两种类型的商业城镇。 从乾隆中期开始,邮驿的弊端就暴露出来,越站之害、枉道之害、滥费之害、蒙混之害、假公之害等等。山东驿站则骚扰严重;贪污腐败,严重亏空;驿站、驿路破坏殆尽;再加上西方近代通讯技术的传入和近代化交通方式的发展,古老的邮驿制度开始了它的近代转型,山东邮驿在经过创办电报局和建立邮政局两个步骤之后,完成了它的近代转型。
其他文献
<正> 1984年十一期《戏剧报》载朱文相先生文,文中引《剧学月刊·徐小香专记》材料,称“徐于光绪七年即程长庚去世之前三年,卖掉在京的房子,回苏州置产,居家三十年”云。并在
为选取出港口船舶运输的最优路径,相关研究者将近几年兴起的智能算法,如禁忌搜索算法、遗传算法应用其中,但是这些算法均视最短路径为最佳路径,未从多个角度进行选取,导致选
在板材液压成形中,液压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了板材的液压成形质量。对其动态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板材液压成形应用越来越广泛,板材液压成形技术越
<正> 曾有人给现代剧题材归纳出了一条“三改一化”来,即:除了反映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工业化(此外顶多加上一个宣傅婚姻法)的以外,一概都不算现代
党报在中国报业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但面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和媒介生存环境的激变,党报的原有机制显现出一些滞后性,生存空间也被市场上快速成
<正> 由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新苗奖儿童京剧邀请赛”在北京的观众中引起了一股京剧热。听说这次邀请赛是由香港科伦投资集团独家赞助的,这家投资集团的总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科的7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给予LEF联合激素治疗;
楠木是贵州楠杆自然保护区最重要的优先保护树种之一。采用典型样地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种群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按行政区统计,自然保护区内楠木资源数量依次为
针对不同储能技术的特点,采用适合大规模使用的混合储能交流应用模式系统结构及控制方式,通过高通滤波控制将混合储能系统功率指令在各储能元件之间合理分配,提出基于锂电池
电力孤岛运行是智能电网中的一种特殊运行方式。对于输电网而言,在系统危急情况下按最优孤岛方式及时地将互联电网划分成多个能够稳定运行的孤岛系统,既可以避免局部事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