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区,不仅在我国,在全世界都是一块特殊的区域。这里交织着诸多的矛盾和冲突,也牵动着多科学者的迷思。一是传统经济的改造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二是与文化根脉的错综复杂相关的独特民族性问题;三是现代化、全球化大潮冲击下“地方性”与“原生性”状态的保留与变迁问题。本研究的基本倾向是:藏区经济发展须抛弃“工业主义”。原因有,一是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市场容量等所决定的地域分工不利于在藏区发展现代工业;二是现代工业经济对藏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会造成彻底性破坏,对当地独特的宗教文化、民族伦理、信仰基础、社会结构等造成彻底性破坏,藏区的独特性就会荡然无存。旅游业将承载工业经济空位后藏区经济发展的重大职能。一是发展区域经济;二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三是处理好全球化与地方化冲突与交融中独特的民族文化根脉的变迁问题。 做好藏区旅游概念规划,是实施上述目标的关键。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概念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能很好地实现以上所论的藏区旅游业发展的几大职能。这几大职能,体现了此“概念规划”理念确定的核心。此“概念规划”,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规划当中的指令性、单向度性和线性的特征,而体现为多维度、可选择和柔弹性。在旅游市场细分和项目开发的利益分配中,要突出当地居民的收益。处理好利益分配中,经济效益的激励和利润分配的合理。 本文的结构安排是: 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区的基本情况,本研究的主题和意义以及后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回顾了旅游规划的历史实践、理论方法、当前面临的困境以及概念性规划的引入和兴起;介绍了概念规划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以及旅游业概念性规划的发展和基本特征;探讨了概念性规划与传统的物质性规划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在结构体系上的整合途径;提出了以基础研究、战略研究、专题研究三个主要部分来组成概念性旅游规划的主体结构。 第三部分,以整个藏区为研究区域,从基础研究、战略研究、专题研究三个方面构建藏区旅游概念性规划研究的主体框架。在基础研究部分,对藏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藏区经济发展历史的回顾和藏区发展模式的讨论,提出本文关于藏区发展路径选择的基本倾向;战略研究部分主要通过藏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和主要问题的分析,明确旅游业在藏区发展中的功能地位;专题研究部分是对本文认为在藏区旅游业发展以及旅游规划中十分关键的几对关系进行探讨,包括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在不同藏区的具体涵义、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旅游资源开发与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