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ch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区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状况,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率因为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一种全面评估区域经济活动影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中原城市群地处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的有利据点,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但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水资源短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给中原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原城市群处于加快崛起的关键阶段,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中原城市群发展进程中,对于实现其城市高效、绿色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分析中原城市群生态发展现状,测算其生态效率并探索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原城市群29个城市为研究主体,研究时段选取2003-2017年,以生态效率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采用Super-SBM模型对中原城市群29个城市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之后利用测算结果对生态效率时序发展和空间分布两方面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采用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将生态效率值与相关影响因素建立计量模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EKC)的存在性,分析生态效率的溢出效应,并找出其影响因素;最后基于马尔可夫链概率转移矩阵分析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发生跃迁的可能性。研究表明:(1)2003-2017年,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总体上呈“阶梯状”的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形成了北部和南部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2)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呈正向空间自相关,空间集聚趋势逐步增强,冷点区在中原城市群西北部地区动态变化,东南部地区形成稳定的热点区。(3)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及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和政府干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4)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率符合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率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5)传统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表明,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维持原有状态稳定性强,短时期很难实现跨越式转移。空间马尔可夫转移矩阵表明,邻域背景对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演变具有促进或制约作用,特别地,当邻域背景为中高水平时,对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城市基本不产生影响。LISA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表明,当城市自身为高水平,其邻域无论处于什么状态,自身与邻域形成高高集聚的概率更大,同样地,自身为低水平,其自身与邻域形成低低集聚的概率更大。三种马尔可夫链分析都表明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实现阶层跃迁的可能性比较小。
其他文献
西夏时期新译藏传密教经典在语言上突出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某些佛教术语的翻译多采用意译;二是密咒对音汉字反映的是西夏地区流行的汉语西北方音。这些特点无疑可以作为一种
目的探讨院前不同心肺复苏时间窗对心脏骤停患者心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08例院前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肺复苏时间窗不同进行分组,<3 min为A组(23
目的 探讨特发性眼球震颤相关FRMD7基因突变在小鼠神经元发育及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转染技术将前期构建好的FRMD7突变体的重组载体及对照组转染进入培养的小鼠原
抗日战争中流砥柱问题须在大历史的视域中思考,找出既关乎抗战胜利的全局,又涉及国共两党兴衰消长,并影响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神经亚群受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结合通天河隧道工程实际,对超浅埋粉砂层垂直旋喷桩处理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经济效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