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应用流式技术(FCM)动态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AL)(非M3型)诱导缓解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的变化,讨论采用FCM动态监测MRD的变化对判断AL复发、评估其预后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我院自2009年10月-2016年6月就诊的76例监测过MRD的急性白血病(AL)(M3型除外)成人患者(年龄满14周岁)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的诊断均依据国际“MICM”诊断标准,每次检测MRD的同时取骨髓标本送检细胞形态学检查。以1×10-4为MRD的阳性阈值,分别统计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在达CR后的3月内、6月内、12月内及12月后的这四个治疗阶段MRD阳性及MRD阴性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无复发生存(RFS)时间。分析MRD的动态变化与AL患者复发、预后及治疗的关系。结果 57例AML(非M3型)患者在首次CR后3月内共检测了33份标本,MRD阳性的有7例,复发6例,MRD阴性的有26例,复发5例,两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MRD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中位RFS依次为1个月(0-8个月)、13.5个月(3-37个月),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首次CR后6月内共检测了24份标本,均为MRD阴性,复发4例;其中位RFS为29个月(3-36个月)。首次CR后12月内共检测了35份标本,MRD阳性的有5例,复发2例,MRD阴性的有30例,复发7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MRD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中位RFS依次为5个月(4-10个月)、25个月(1-35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CR后12月后共检测了142份标本,MRD阳性的有29例,复发12例,MRD阴性的有113例,复发23例,两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MRD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中位RFS依次为5个月(0-24个月)、25个月(1-35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19例ALL患者在首次CR后3月内共检测了9份标本,提示MRD阳性的有4例,复发3例,MRD阴性的有5例,复发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MRD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中位RFS依次为4.5个月(0-10个月)、8个月(5-16个月),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CR后6月内共检测了9份标本,提示MRD阳性的有4例,复发2例,MRD阴性的有5例,复发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4);MRD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中位RFS依次为3个月(0-5个月)、24个月(3-27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CR后12月内共检测了11份标本,提示MRD阳性的有4例,复发3例,MRD阴性的有7例,无复发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中位RFS依次为1.5个月(0-3个月)、10个月(3-25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CR后12月后共检测了29份标本,提示MRD阳性的有6例,均复发,MRD阴性的有23例,复发3例,两组复发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MRD阳性及阴性的中位RFS依次为10个月(0-15个月)、14个月(1-24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M技术检测MRD较细胞学形态学检测方法能更早发现AL复发的趋势;MRD不能作为评价AL治疗效果的唯一指标;检测CR后MRD的动态变化可预测成人AL的复发及预后;MRD的水平可以为成人AL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