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3G通信的移动音频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ilent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3G网络在国内正式运行以及各种新的多媒体移动接入技术的相继涌现,为移动多媒体应用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机遇。但是,由于移动通信环境的复杂性、无线传输频带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传输信道的多变性,使得传统音频编解码技术遇到了新的困难,因此,面向3G网络的移动音频编解码技术就成为了移动多媒体应用领域一个新的重点研究方向。为了适应移动环境苛刻的应用需求,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移动音频编解码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资助下,力争在提高编码效率、降低运算量两方面克服理论缺陷,突破技术瓶颈,深入研究了移动音频编解码中的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包括:移动环境下的人类听觉感知特性和心理声学模型、带宽扩展以及错误隐藏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移动音频混合编码的心理声学模型在移动多媒体应用中,音频信号的内容比较复杂。为了解决复杂音频信号编码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在EAAC+编码系统的心理声学模型部分,将PEAQ编码标准中心理声学模型有关人耳耳廓加权的方法移植到EAAC+编码标准中,使掩蔽阈值的计算更加符合人耳的生理特性,从而有效提高掩蔽阈值计算的精确度。这样既可以保持处理音频信号编码方面的优势,又可以提高对语音信号编码的能力。改进的算法不存在编码模式选择的问题,运算复杂度相对较低。而且,通过改进算法编解码后的音频信号与原始信号的时域波形比较接近,波形的包络形状和能量与原始信号也比较逼近,具有相当的质量。2.移动音频的带宽扩展技术本论文在EAAC+编码算法的基础上,针对输入的原始音频信号所存在的正弦分量,提出了一种检测并去除正弦分量的带宽扩展算法。首先将输入的原始音频信号分成低频和高频两部分,对于低频部分,仍然按照SBR算法执行。对于高频部分,按照BBSM算法,将整个高频频带再分为高频区的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减少后续传输的码率。通过检测并去除正弦分量,可以实现降低算法的编码复杂度。根据主观与客观评测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带宽扩展算法,进行高频扩展后的重建音频信号的高频频谱保持了原信号的基本频谱特征,高频频谱与低频频谱连贯性好。3.移动音频的差错隐藏技术差错隐藏技术作为解决传输过程中音频信号出现数据丢包现象的有效手段,一直是音频编解码算法研究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在移动环境下使人类听觉系统感知不到数据丢包所带来的音频质量下降,研究一种基于3G通信的差错隐藏方案。通过在编码端检测音乐信号的短暂态信号,并将相关信息作为附加数据嵌入到压缩音频码流的数据单元中,然后在解码时将嵌入的附加信息解码去执行错误隐藏,以达到重建音频信号的音质。本文从理论、方法上针对面向3G通信的移动音频编解码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为面向3G通信的移动音频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对某化工厂事故隐患进行了周密调查及工程分析,筛选出主要风险因子并进行风险预测,运用概率统计法对不同生产方案,不同污染源强及不同环境功能区的污染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
目的研究外周血CEA、CK20mRNA表达检测在胃恶性肿瘤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52例经病理确诊的胃恶性肿瘤患者,28例胃良性肿瘤
中国加入WTO后,民族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企业生存之本。本文在探讨企业核心
提要$$维护国际投资合法权益的核心是掌握规则制定权,特别是国际投资争议解决的规则制定权。我国早已从“资本输入大国”的单一身份转变为“资本输入大国”与“资本输出大国”
报纸
前几年证券市场表现低迷,也为善于把握机会的民营企业提供了绝佳机遇。一些优秀国内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相对低潮的有利契机,运用娴熟的理财技术开展资本运作
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不仅是一种增值失控的疾病,也是细胞凋亡异常的疾病。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方式,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肿瘤就会发生。细胞凋亡是
<正>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将“加强环境保护”列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任务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
目的获得与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细胞特异结合的短肽,作为人前列腺癌靶向治疗的先导化合物。方法以PC3M细胞为靶细胞,正常人前列腺细为吸附细胞对噬菌体7肽库进行差减筛选,用细
为满足高速和高密度信息技术的需求,近年来,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纳米光子器件的研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利用其对光波在亚波长尺寸上进行操纵与控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研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语音通话正逐渐被更经济更高效的网络语音(VoIP)电话所取代。如何开发利用VoIP中的隐蔽信道以及消除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