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愈发的频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中英两种语言上面必然有所体现,同时,异质语言之间的交流必然也会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一个全新的认识对于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作为西方文化两大源头之一的《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信仰经典,同时也集中地展现了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而《圣经》文本中的语言,一直以来吸引了众多文学家和语言学家等从诸多领域进行了研究。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将《圣经》的汉英文本进行对比研究,作为语言和文化关系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宗教这一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主体内容纳入了语言和文化关系研究的领域之内,以此来验证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语言和文化关系。二十世纪初期以来,西方学者开始了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理论研究。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也是本文所涉及到的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即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理论。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有两点:1)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是如何体现在汉英两个译本的《圣经》中的?2)语言对于文化的影响是如何通过《圣经》文本传入中国而实现的?影响有哪些?
本文在众多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对汉英《圣经》文本进行对比研究,对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文化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由此,验证了:文化间的差异会明显地体现在语言上,同时语言的传播也会给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本文还探索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存在诸多障碍的可能根源,对于促进跨文化交际有理论和现实性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