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三十多年来,盈余管理逐渐成为财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各类学者都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企业通过构建真实的交易或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施加影响从而对信息使用者的认识进行误导、人为的扭曲会计盈余所包含信息的含义。对于企业管理者与债权人来说,由于这种会计信息的误导,社会上的资金流入效率较低的企业,从而导致资本市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法起到更好的作用。同样对于企业管理者与股东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盈余管理,同时进行不合理的投资,最终损害了股东的利益。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之中,并由此带来诸多问题。以上这些原因促使其成为财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与盈余管理所运用的方法,不同的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企业行为的动机加上为实现目的所能采取的手段促成了企业行为的发生,动机是企业的主观愿望,来源于企业内部同时动机受种种现实条件限制,例如对于处于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企业,由于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的限制,会对其盈余管理的动机产生不同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受企业生命发展阶段所限,其盈余管理的手段也会有所不同。有鉴于此,本文正是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对制造业企业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一方面会对监管部门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财务信息使用者增强对报表信息的识别能力。  本文是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进行度量,同时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回归分析,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盈余管理的方法与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企业在衰退期盈余管理程度最高,初创期与成长期其次,成熟期盈余管理程度最低。  2.企业在初创期与衰退期盈余管理方向为正,成长期与成熟期盈余管理方向为负。  3.企业在初创期倾向于利用收入指标、补贴收入与无形资产来进行盈余管理;成长期与成熟期没有特别依赖的手段;衰退期企业倾向于利用补贴收入和关联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
其他文献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石家庄市电化三的经营发展战略问题,从政治经济、政策法律、行业环境等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同时,对生产技术、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该文从会计环境起点论出发,首先研究了在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企业内外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一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获得、制造及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大幅度
产权是以财产权为基础的权利集合,在多个权利主体中,权力归属一旦被界定,产权主体就存在一种属性,即产权性质。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按照实际控制人性质,我国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分为国
该论文通过对目前城市集中供热热费管理现状的深入研究,从热价制定的原则、热价的构成因素、热价的制定过程和热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四方面入手,对热价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
该文目的是研究组织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中超监理公司的组织变革,寻求最合适理论,并应用这一理论为中超监理公司的组织变革服务.一方面可以促进该公司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检验
期刊
该文结合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具体的个案资料,对吕牌经理制、品牌事业部制和品牌公司制,这三种多品牌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以品牌管理来主线,联系职能制、事业部制和
该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发展,及对企业运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论述了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将物流作为一种战略能力进行开发和管理,而抛弃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