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是幼儿发展过程中一种独特的表征形式,在绘画中幼儿具备很大的创作自由,其创造性常常可以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幼儿绘画活动的研究取向从发展心理学到心理治疗再到艺术教育不断推进,近年来有关多元读写能力、多模态意义建构的跨学科研究兴起,幼儿绘画活动的过程得到更多关注。基于多模态意义建构的视角探究幼儿绘画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一方面能够为研究幼儿创造力提供新的思路,还能为成人观察和支持幼儿的绘画活动提供参考根据,特别是落脚在能够为幼儿创造性发展提供有效支架上。本研究基于多模态意义建构和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中个案研究的方法,运用文献、录像、实物、观察和访谈的方法搜集个案资料,并利用扎根理论的质性资料分析方法,结合计算机软件对收集到的质性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和理论提炼。获得的研究结果包括:(1)个案幼儿绘画活动中的多模态意义建构主要体现为绘画、叙事和非言语表现的融合。(2)多模态意义建构视野下个案幼儿绘画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包含个案幼儿对创造的兴趣、对创造的投入和乐趣获得以及对创造的坚持和成就感获得。(3)个案幼儿绘画活动创造性表现的影响因素涉及个案个体特质、社会文化影响以及绘画活动中研究者的角色。本研究的研究建议包括:第一,重新审视幼儿的绘画活动,重视幼儿绘画活动中的模态互动、读写萌发以及幼儿视觉叙事的游戏性。第二,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倡导成人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绘画环境,注意“倾听”幼儿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融入幼儿的绘画创作过程,帮助幼儿形成问题、解释问题以及反思问题的解决;跟上幼儿的视觉叙事节奏,把握幼儿多模态间的切换和意义建构;进入幼儿的视觉叙事游戏,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与幼儿互动,帮助推进游戏的展开;为幼儿的绘画过程和绘画成果提供积极的、具体的、富有艺术语言和创造性的描述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