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内蒙古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试验基地有代表性的26种旱生乔灌木植物为基础,应用隶属函数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筛选出较为抗旱的沙枣,在内蒙古收集5个不同家系沙枣,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探讨它们对干旱适应性的差异和抗旱性形成机理。结果如下:1.通过隶属函数法,对26种旱生植物的5个指标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内蒙古自然干旱环境下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胡杨>小×胡>互叶醉鱼草>沙枣>小果白刺>尖果沙枣>杞柳>黄柳>沙柳>霸王>山桃>山杏>新疆大沙枣>银水牛果>毛樱桃>唐古特白刺>柄扁桃>大果白刺>大果沙棘>盐生白刺>桑橙>蒙古莸>蒙古扁桃>半日花>四合木>欧李。2.干旱胁迫下,5个家系沙枣的生长受到了抑制,株高、地径、比叶重、总生物量降低,根冠比增加。叶片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水分饱和亏增加,脯氨酸含量升高。3.干旱胁迫下,5个家系沙枣的活性氧清除系统受到抑制,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增大,POD、SOD活性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轻度水分胁迫下上升,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下降。4.干旱胁迫下,5个家系沙枣的光合能力受到了抑制,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荧光指标Fv/Fm、Yield、qP降低,qN升高,表明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降低,热耗散能力增强。5.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家系的抗旱性进行了评价,在T1条件下,04家系表现最好;在T2和T3条件下,02家系表现最好。在不同水分胁迫下,01家系均表现最差。可知,沙枣02家系忍耐中度和重度胁迫能力最强,适合于干旱地区广泛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