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社会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社会等级森严,专制主义和宗法制度高度融合,形成了世袭制、家长制与特权制为特征的社会等级制度。阶级阶层差距大,社会公平无法得到体现。官为刀俎,居民为鱼肉,社会底层群众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毛泽东一生都在追求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他希望改造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消灭剥削阶级,让旧中国的等级和特权制不复存在。论文主要以毛泽东对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改造、推动平等的新型干群关系的行成、推动中国社会教育卫生等基本权利平等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这四方面出发,分析毛泽东对推动中国社会平等的思想以及实践。第一方面,首先从中国传统社会专制主义政治不平等状况、宗法制度不平等状况和社会等级制度的消极影响三方面分析中国传统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不平等状况。其次,从求学时期、早期革命、时期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平等的社会理想与实践,探索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关于平等的社会理想与实践。再次,从土地革命到集体化道路,推动农村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平等和从公私合营到和平赎买,推动城市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平等,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推动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改造。第二方面,首先,从官僚主义和旧的干群关系体现,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官本位”理念下的官民关系。其次,从陕甘宁边区干部团结问题何新型干群关系的建立,分析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推动新型干群关系形成。再次,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干群矛盾的形成何化解,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推动新型干群关系形成。第三方面,首先,分析旧中国人民群众教育卫生等基本权利不平等状况。其次,从体育、夜校、农民协会成立、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分析,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在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等方面的平等实践。再次,从三大改造、创办人民公社、发动大跃进和推行计划经济,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维护起点公平的平等实践。第四方面,主要从促进社会平等的科学发展、增进社会整体的团结与资源的整合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三个方面,分析毛泽东推动中国由等级社会到平等社会的思想及实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