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比较广泛。在临床上现在以检查血清标本中是否存在HBsAg,也就是说如果在患者血清中检查出HBsAg,就会被认定为急性或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医疗设备的发展,在一些特殊的患者中,就算是在肝脏与外周血内存在这种病毒,但一般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却有时候检测不到HBsAg,这是一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隐匿性存在方式。现在随着医疗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这种常规检测结果HBsAg阴性,而乙型肝炎病毒DNA为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形式越来越重视。这种特殊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形式多见于HBeAb和/或HBcAb呈阳性的血清标本中,也可见于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乙肝五项全部为阴性的血清标本中。 目的:长期以来我们通常以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和肝功能的检查来判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和肝细胞损伤程度。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对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现,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两者之间密切相关。不仅仅在病毒感染上,还是在病毒复制上都有重要的参与,而且还可以反映出肝细胞凋亡和肝细胞损伤的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在检测和诊断HBV隐匿性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在临床常规ELIS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为阴性的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500例血清标本,并按HBV-M分组。然后再对这1500血清标本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再把LHBs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血清标本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做HBsAg定量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V DNA。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的表达状态、HBV-M模式以及HBsAg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 结果:在临床常规血清学检测随机抽取的1500例HBsAg阴性结果的的标本中,共检测出21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为阳性的血清标本;再分别对这21例血清标本做HBsAg定量检测和HBV DNA检测,结果分别有20例HBsAg定量检测结果和20例HBV DNA检测结果阳性,HBV隐匿性感染率1.4%;不同的HBV-M模式HBsAg定量检测结果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结果表明在临床随机抽取的HBsAg阴性血清标本中,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对检测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有重要临床价值,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阳性结果与HBsAg定量检测及HBA DNA定量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能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降低了漏诊率;和电化学发光定量检测HBsAg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HBV-DNA相比,ELISA法检测LHBs具有操作便捷和成本低廉的优势,LHBs检测对临床研究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