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语社区是社会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但是以往对于言语社区的研究并不充分,研究者们对于语言情感、交际频率等因素在言语社区概念中的地位,以及言语社区和社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论述。本研究选取返沪知青子女群体作为个案,以访谈作为方法,从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语言认知和语言情感四个维度对该群体进行定性分析,进而对言语社区概念重新梳理,提出了以下两个新观点:非自然交际聚合体是言语社区的重要形式;语言情感是言语社区的重要特征。本研究包括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包括对以往言语社区概念研究的回顾,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意义与价值的分析,以及研究方法的讨论。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顾,本文归纳出传统言语社区概念确认的因素,并从中发现三个被忽略掉的问题——语言情感在言语社区中的地位,交际频率在言语社区的作用,以及言语社区和社区的关系。下文将通过个案访谈来研究这三个问题。第二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研究返沪知青子女群体。在对社区概念综述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调查返沪知青子女群体的互动关系强度,得出该群体是弱关系的精神社区;并通过分析社区成员身份认同倾向,发现返沪知青子女群体在身份认同上普遍存在迷茫和不确定。第三章,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研究返沪知青子女群体。我们分别从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语言认知和语言情感四个方面对他们的语言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该社区成员在这四个方面都不具有倾向性。因此该社区无法确认为传统概念上的言语社区。第四章,深入发掘返沪知青子女群体在语言情感上的体现方式。通过访谈,我们发现该社区成员语言情感体现为具有不同程度的母方言认同危机,在具体的语言生活中表现为语言认同困难。这一点具有一致性。这种认同危机与该社区成员身份认同有关,主要源于社会对其认定的模糊性以及其自身对于身份认同的迷茫。因此我们认为共同的母方言认同危机使得返沪知青子女社区结成了一个非典型的言语社区。第五章,结合前四章的个案分析和文献梳理,我们得出语言情感在言语社区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形成言语社区的关键条件,尤其是在非地域性言语社区。由此我们得出言语社区可以是自然交际聚合体,也可以是非自然交际聚合体,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和言语社区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明确的语言情感。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以及返沪知青子女社区的个案研究对言语社区概念做了重新梳理,从语言情感入手,论证了交际频率在言语社区中的地位、言语社区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对言语社区这一经典概念的深入研究以及返沪知青子女群体的分析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