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阜仙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423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阜仙钨矿又名湘东钨矿,是国内知名的老矿山,伴随采掘生产的进行,目前已存在远景储量不足、保有储量危机的问题,进入了资源危机状态。因此,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快速寻找和发现隐伏矿床矿体,扩大储量规模,为矿山企业摆脱困境和稳定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本文从邓阜仙钨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入手,通过分析矿区地层、岩体和断裂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在结合矿脉空间分布规律和矿石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该矿的成矿模式;利用以前找矿的经验和地、物、化找矿标志,对矿床外围和边深部进行钨矿资源的找矿前景分析和预测,找出有工业开发的潜力靶区,为矿山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工作主要取得成果如下:  1.通过对邓阜仙钨矿构造演化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区在区域上处于构造复合部位,构造活动持久而强烈,因而也为成矿提供理想的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  2.通过对矿石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表明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晶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片状–鳞片状结构、充填(填隙)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乳浊状结构、细脉状结构等;常见的矿石构造有条带状构造、角砾构造、晶洞构造等。  3.通过对前人已有关于邓阜仙钨矿床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资料的对比研究,结合本次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成果,认为邓阜仙花岗岩体的主要成矿期是燕山中期和晚期,矿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按一定规律分布。  4.通过对邓阜仙钨矿所在地区的构造演化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建立了该区钨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式。认为本矿具有多次成矿、逆向分带特征,矿床成因类型有伟晶岩型、高温热液型、高-中温热液型。  5.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邓阜仙钨矿区主要找矿标志的系统总结,根据本次研究工作成果,结合坑内水平钻探工作所揭示的实际情况等,优选出了三个找矿靶区。并对靶区内今后的物探工作和生产时间提出了相关建议,强调了生产过程中加强―摸边探底‖工作的重要性。  本次研究工作有关成矿预测和找矿靶区优选的成果,还有待于后续物探工作和生产实践的验证,限于时间和本人的认识水平,研究过程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甚或缪误,敬请阅者多多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在钢铁、冶金领域,企业对设备的状态要求越来越高,设备能否稳定、健康的运行,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目前的故障诊断领域,对于低速重载设备故障的提取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国内
学位
在临床输血领域,血型分析是必要的检测项目,也是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结果和匹配血型的重要依据。现如今,微柱凝胶法已经成为公认最先进的血型检测方法,具有易于实现自动化,易于提高标准化,结果可以长期保存,特别适合大批量操作等特点。但是当前国内对此方法的运用大部分还停留在手工阶段,造成操作流程繁琐,人力资源浪费,判读结果难以实现标准化,高昂的设备进口费用限制了自动化微柱凝胶检测法在中小医疗机构的发展。因此,有
随着深层砂砾岩体研究的不断深入,砂砾岩油藏勘探与开发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深层砂砾岩油藏具有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显著特征,压裂选层过程中存在储层特征认识不足和储层
以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岩心资料、钻井及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古生物资料,将马西地区沙三上亚段划分为3个体系域、8个准层序组;将沙三中亚段划分为3个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检测技术是以现代光学为基础,融光电技术、数字图像技术、信息处理及计算机视觉等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现代检测技术。本文将图像检测技术应用于工业零件形状
实现焊接自动化不仅可以解放劳动力,而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各种传感器的出现和应用,使焊接过程中焊枪能够自主跟踪焊缝成为可能。但焊接环境通常非常恶劣,常伴随着很
学位
文明寨油田位于山东与河南交界的莘县一带,大部分在山东省莘县境内。文明寨构造是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端的一个地垒构造。断层的切割,导致它的构造非常复杂。   本次研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