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疗效比较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game1209327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的疗效,以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本试验共有120位患者入选,以SPSS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每组均60人。替格瑞洛组给予180mg的负荷量,随后以90mg bid维持。氯吡格雷组给予600mg负荷量,随后以75mg qd维持,以5天为观察期,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低盐低脂饮食。比较两组治疗前、负荷量后30分钟、2小时、24小时、第5日的血小板粘附功能,并且监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其他安全性相关的指标,并统计所有入选对象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1.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基线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无差别(52.2±13.3%VS48.9±13.1%,P=0.18),基线平均聚集率无差别(46.4±13.3%VS 43.3±13.9%,P=0.219)。负荷药物0.5h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30.4±11.7%VS 49.6±14.0%,P=0.00),平均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7.3±11.2%VS 43.3±14.8%,P=0.00)。负荷药物2h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4.7±8.4%VS 39.2±13.1%,P=0.00),平均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0.3±7.4%VS 33.5±12.7%,P=0.00)。负荷药物24h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6.1±7.7%VS 38.6±12.8%,P=0.00),平均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2.1±7.6%VS 33.6±12.5%,P=0.00)。服药5天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31.5±9.1%VS 40.6±12.2%,P=0.00),平均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7.9±8.8 VS34.6±12.8,P=0.00)。2.两组MACE事件发生率相同(1.7%VS1.7%,P=1.000),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别(36.7%VS 35.0%,P=0.84)3.两组患者均无大出血(0%VS 0%,P=1.000);替格瑞洛组有2例小出血,氯吡格雷组无小出血,(3.3%VS 0%,P=0.476);替格瑞洛组轻微出血明显多于氯吡格雷组(43.3%VS 25%,P=0.034)。两组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结论:1.替格瑞洛180mg在ACS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迅速在半小时内发挥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2小时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达最大;氯吡格雷600mg在半小时内不能起到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需2小时才能发挥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2.替格瑞洛同氯吡格雷在短期内(住院5~7天)MACE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差别。3.替格瑞洛增加轻微出血风险,无肝肾功能损害。
其他文献
自主检测技术是实现水下无人航行器(Underwater Unmanned Vehicle,UUV)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是无人航行器能够自主执行水下预警、目标跟踪等任务的前提。针对当前基于均值类和有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人物教学问卷调查分析,从历史人物入手,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学生以鲜活的历史人
传统D类功率放大器因特有的开关噪声对水下电子设备的信号接收、通信控制和信号传输等电信号产生很大的干扰,限制了D类功率放大器在水下电子设备中的广泛应用针对这一现象,首
当前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传播中出现了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这些新媒体在公众舆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也体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在舆论
专利权的过度保护,引致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冲突与摩擦,在国内与国际方面均早已显露端倪。专利权的过度保护将会产生高昂的专利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有
推动创新建设现代化城市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融合,是推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首先,本文通过学习《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梳理。提出城市交通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城市交通的本质是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城市的可持续运行。城市交通问题是工程技术与社会问题的综合。其次,总结提出了新时代对城市和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认为城市交通应从关注建成区拓展到关注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