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的疗效,以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本试验共有120位患者入选,以SPSS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每组均60人。替格瑞洛组给予180mg的负荷量,随后以90mg bid维持。氯吡格雷组给予600mg负荷量,随后以75mg qd维持,以5天为观察期,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低盐低脂饮食。比较两组治疗前、负荷量后30分钟、2小时、24小时、第5日的血小板粘附功能,并且监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其他安全性相关的指标,并统计所有入选对象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1.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基线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无差别(52.2±13.3%VS48.9±13.1%,P=0.18),基线平均聚集率无差别(46.4±13.3%VS 43.3±13.9%,P=0.219)。负荷药物0.5h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30.4±11.7%VS 49.6±14.0%,P=0.00),平均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7.3±11.2%VS 43.3±14.8%,P=0.00)。负荷药物2h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4.7±8.4%VS 39.2±13.1%,P=0.00),平均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0.3±7.4%VS 33.5±12.7%,P=0.00)。负荷药物24h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6.1±7.7%VS 38.6±12.8%,P=0.00),平均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2.1±7.6%VS 33.6±12.5%,P=0.00)。服药5天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31.5±9.1%VS 40.6±12.2%,P=0.00),平均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7.9±8.8 VS34.6±12.8,P=0.00)。2.两组MACE事件发生率相同(1.7%VS1.7%,P=1.000),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别(36.7%VS 35.0%,P=0.84)3.两组患者均无大出血(0%VS 0%,P=1.000);替格瑞洛组有2例小出血,氯吡格雷组无小出血,(3.3%VS 0%,P=0.476);替格瑞洛组轻微出血明显多于氯吡格雷组(43.3%VS 25%,P=0.034)。两组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结论:1.替格瑞洛180mg在ACS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迅速在半小时内发挥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2小时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达最大;氯吡格雷600mg在半小时内不能起到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需2小时才能发挥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2.替格瑞洛同氯吡格雷在短期内(住院5~7天)MACE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差别。3.替格瑞洛增加轻微出血风险,无肝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