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VC视角的外资化工企业在华本土化策略研究——以BASF公司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e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体现全球范围内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的国际分工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的加剧使跨国公司越来越感觉到仅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有效应对激烈的竞争,于是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原来全部由自己承担的一体化生产进行分解,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外包出去,自己保留最具竞争力、同时也是利润最丰厚的研发、品牌、售后服务等核心环节,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当前的这种现象进行了很好的解释。化工行业作为制造业中的重头产业,也呈现了这种明显的国际分工,发达国家将生产制造等低附加值产业迁移至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生产要素成本低廉及国内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外资化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品需求结构变化,一部分外资化工企业在与本土企业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同时受限于中国对外资企业政策面的收紧,这些外资企业在华的发展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国内价值链理论为理论基础,以GVC曲线为模型工具,结合外资化工企业在华本土化的发展情况,提出外资企业以国内市场为导向,形成国内价值链为导向的分工机制。在实证部分,以在华规模最大的外资化工企业巴斯夫为例,通过巴斯夫全GVC曲线中的上、中、下游三个环节的本土化战略研究,探索其价值链的演变趋势,并结合国内价值链的形成机制,推导出外资化工企业在GVC框架背景下,形成以NVC为导向的本土化战略模型的结论,并在论文结尾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现在人们开始愈来愈多的关注精神生活,法制理念逐渐获得更多的关注.中职学生作为国家与民族的
人力资源规划是从确保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角度出发,对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结构上进行预测分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