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空间飞行器是开发和利用临近空间资源的主要工具,由于临近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飞行器推进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制约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根据我国军事发展的急迫性和优先度要求并考虑到临近空间的气压条件,本文提出并研究了在临近空间应用电流体推进技术的可行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从大气密度、温度、大气压力、风场以及大气的成分和分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临近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基于临近空间环境及电晕放电离子风理论,本文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构建了离子风电推进器仿真模型,研究了气压、风速、电极尺寸与装置构型对推进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大驱动电压、增大电极间距、降低气压以及减小放电极半径均会使推进器推力增加;在风速影响下,离子扩散区会被压缩,会导致推力下降,当风速达到300m/s时,推力值为风速为0m/s时的10%-15%;施加前置偏压可以减少向前扩散的离子,进而提高推力与功率比值,而且前向偏压越接近阳极,对电流的抑制效果越明显,此时推力也明显下降。其次本文利用真空实验罐系统进行了离子风电推进技术低气压实验研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实验测试结果拟合度很好,验证了仿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此外,本文进行了低气压条件下的变参数对比实验,通过放电参数测量,获得功耗数据,讨论了相关设计参数对实验样机产生的电流和功耗的影响,初步分析了电路模型对实验样机产生电流和功耗的影响机理。最后针对电流体推进技术,本文提出了电动力贴片和和离子风电推进装置的设计,结合水平风场模型,研究了电流体推进技术在平流层飞艇上的应用途径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电动力贴片相比,离子风电推进装置具有较高的推功比,可达80mN/kW;在水平风场模型下,采用离子风推进飞艇即使在朝向原点的控制方法下,其移动范围在10km以内,远小于无动力飞艇,能满足通信需求,表明了离子风电推进技术即电流体推进技术在临近空间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