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及其教学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1986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是民众借助具体的国家形象去理解与认同抽象意义的国家观念,从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语文教科书是语文课程中的文化载体,既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文本来源。教科书通过特定的历史语境与文化逻辑选取适宜的文本内容,是官方组织、专家编写与国家审查等程序下通过一定条件进行的“权威表述”。教科书中对国家制度、文化以及国民形象等方面的表述影响学生对国家的认知,增强他们爱祖国、爱民族的情感归属。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为国家统一编订的新型文本教材,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学习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让学生树立全面、客观、正向的国家形象。通过探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对国家形象的维度分析、历史变化、形象特征等相关研究,以便对教科书中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提供优化的教学建议。研究主要采取文献搜集法、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与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教科书中均有体现国家形象的课文,主要在自然、文化和政治维度方面涉及到国家形象的课文数量较多,展现了“文明璀璨”的古国形象、“顽强不屈”的近代革命形象以及“积极进取”的现代中国形象。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但在教科书中也存在对经济和科技等维度方面和展现中国国际形象方面的课文数量选取较少,没有全方位、多层次去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形象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教科书通过描述中国的自然风光、优秀的传统文化等方面,让学生能更好的感知和认同中国的国家形象。对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国家形象如何更好的在教学过程塑造和传播,需要从国家形象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依据和具体路径三个层面展开。一是通过虚实结合、古今结合和内外有别三个方面对教科书在国家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二是体现学生作为国家形象建构的主体地位、拓展知识提供国家形象塑造的具体支撑以及整合信息满足国家生成的动态特点三个方面作为教科书中国家形象教学的主要依据;三是对教科书中国家形象的教学具体实施中,通过淡化体系,将国家形象更好的融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正面导向,培养学生的红色中国心;通过扩展视野,消减现实生活中的迷失感。
其他文献
精馏过程具有连续操作和处理量大等特点,也是化工过程中的能耗大户,广泛的应用于两组分甚至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在多组分物系的分离过程中,隔板精馏塔与常规精馏塔序列相比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隔壁塔是一种内部热耦合塔,通过在普通精馏塔内部沿纵向安装一块或多块隔板后成为一种在热力学上与Petlyuk塔等效塔。隔壁塔在实现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时能消除中间组分在塔内部返混,减少能量消耗的同时又提高了热力学效率。但是
虚拟网络资源映射是网络虚拟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好的虚拟化资源映射算法可以快速对虚拟请求做出响应,提高整体的映射成功率,也能适应由于网络变化引起的映射变化,同时提高映射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很多商家为了实现更大的商业利润从而降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直接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在维权时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很多情况下消费者自认倒霉。而在软件开发领域,虽然单体架构具有学习成本低、开发上手快等优势,但是它已经很难满足互联网时代中快速迭代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围绕如何构建具有高性能、高可用和良好用户体验的用户投
命名实体识别旨在识别非结构化文本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实体,是很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基础,在机器翻译、知识图谱构建、信息抽取、自动摘要、语义分析、自动问答等任务中都有广泛应用,命名实体识别的准确率直接影响上层应用的效果好坏。随着计算力的提升和数据量的增长,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之中。基于神经网络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能够自动完成实体的识别,可以有效避免手工特征抽取,且超过了传统的浅层机器学习模型,逐渐
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其主要原因是传感器节点的便携性和低功耗等特征。然而,因为传感器节点的这些特点也使得传感器网络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节点储能有限、网络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文字和语音通信,而希望集文字、语音和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即对通信的形式和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地关系矛盾的日益突出,郊野公园已成为城市在战略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天津作为
近年来,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出现人口膨胀、资源透支、交通拥堵、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而乡村出现了农村人口外流,老龄化、留守儿童、文化缺失、民俗被破坏等一系列“乡村病”,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就成为了当下关注的热点。国家为此也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发展框架。国内的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索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策略,2012年有学者提出了“现代
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的延续和补充,是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整理相关资料,作者发现关于数学课外作业的研究存在以下两种现状:首先,国内外关于数学课外作业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初中阶段,对高中课外作业的研究很少。其次,国内外关于数学课外作业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课外作业的内容、课外作业的功能、课外作业的设计以及课外作业的有效性,而关于学生对课外作业的兴趣和态度、学生对课
金属有机框架(MOFs)这类新兴的材料,由于大量可供选择的无机和有机模块的组装构筑、有机官能团的功能修饰、框架的定向设计裁剪,而表现出丰富的功能特性,使其成为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等多个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从而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MOFs的构筑中合理选择有机配体,对于定向构筑目标框架具有指导性意义。文献报道表明,吡啶三嗪(TPT)由于其三齿刚性平面、三嗪缺电子中心、大的π共轭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