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前期(1911-1937)在各类思潮和社会政治背景影响下青年学生群体崛起,教育界也积极倡导“学生自治”,由此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自治活动广泛开展,但在实际运作中,学生群体借自治的名义,逐步参与到学校各项管理中,且当时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又多因其激烈的行为而被以“干涉校政”批评,导致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际效果缺乏足够的讨论。本文选取民国前期有较大特殊性的清华及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清华“学生自治”向“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嬗变历程,详细考察了这一嬗变过程中清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大事件,对于清华“男女同校”办学方向确立,董事会改良与“改隶废董”,清华教授治校制度确立以及国文课程改良等事件中的清华学生参与活动及影响有十分细致的考察,总体认为清华学生对于学校管理的参与有效地推动了民国前期清华的发展。结合清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过程及其结果,总结归纳了清华学生参与管理的方式和特点,认为清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领域多,参与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过程中十分注重师生合作,并且能够坚持独立和开放并重,在寻求外界援助之时注意不受其控制,体现出很强的理性参与精神与参与能力。同时也指出了清华学生参与过程中时有发生的激进行为以及清华学生参与度的不足等问题,进而从思想以及实际运作层面分析讨论了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