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背后的“歌唱”——当代“两岸三地”中文流行歌曲简史与意义解读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我国“两岸三地”的社会、政治框架中的中文流行歌曲(音乐)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流行歌曲发展的历史资料进行有效的甄别、梳理,从中整理一条较为清晰的历史脉络,并为“三地”间的流行流行歌曲的影响及交流发现一个合理的学术视角来加以阐释。   在对“两岸三地”的中文流行歌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并对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或重要指标的歌曲进行意义解读,本研究提出发现如下:   一、中文流行歌曲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项重要产品,反映出商业化力量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陆与台湾、香港之间,港台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交流及其力度,折射出各自的经济发展脉络与文化工业的市场运作的成熟度。   二、在流行音乐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有可能被各方作为文化认同(包括国族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团体认同、性别认同等)的象征资源。   三、作为中文流行歌曲的分支,方言流行歌曲的语言使用实际就是一种探寻与确认文化身份的工具,对亚文化族群的身份再造和想象具有明显的作用。   四、在政治、文化和商业的互动发展过程中,流行歌曲对于文化环境相对封闭与价值相对单一的社会具有一定程度思想“解放”、价值多元化的作用,但向市场的妥协及被收编使得这些流行文化可能的创造力、独立精神逐渐减弱。
其他文献
根据甘肃地区文艺和广播的发展情况,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爆发,这十七年是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的起步阶段
期刊
报业是传媒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区的都市报发展相比,上海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并没有与上海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同步,且出现了“大城小报”的现象。虽然上海报
20世纪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上的开放,带来了社会政治的民主,和人们思想上的开放,言论也更加开放和灵活,时评得以兴起,并且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时评的兴起并非偶然,时评在我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读者对体育报道兴趣增加,媒体在报道中就越来越重视体育新闻的报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纸质媒体之间、新老媒体之间的体育报道竞争日益激烈。时代在发展,
近年来,信息化的进程十分迅速,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卫星通信、互联网等新传播技术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在信息的接触、收集、处理和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