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高句丽陶器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对各区出土高句丽陶器的特征、分期、编年及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各区之间的关系,以及高句丽陶器与其它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研究的对象、时间范围、空间范围进行界定,并回顾了高句丽陶器的发现与研究简史,总结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研究的思路及研究目的。第二章为集安地区出土陶器研究。本章依据遗存性质的不同,将集安地区出土陶器分为墓葬与遗址出土陶器两部分,然后分别进行类型学分析和分期与编年的研究,并对比墓葬与遗址出土陶器的共性与个性。集安地区墓葬与遗址出土陶器均分为三期,虽各期起止时间略有差异,但分期基本同步,各期陶器的属性及其发展规律大致相同,墓葬与遗址出土陶器的区别表现在器形和釉陶的使用方面。第三章为桓仁地区出土陶器研究。本章分别对墓葬与遗址出土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由于墓葬出土陶器数量少,早晚关系明确,没有对其进行分期,直接对陶器及其所属墓葬的年代进行分析。遗址出土陶器以五女山城陶器占大宗,在认可原报告分期的基础上,对原报告的编年进行修正,将五女山城第四期的年代延伸至6世纪末。最后从陶器属性、器类、釉陶的使用等方面对墓葬与遗址出土陶器的异同进行考察。第四章为辽河、浑河、太子河流域出土陶器研究。本章分别对墓葬与遗址出土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辽河、浑河、太子河流域各个墓葬与遗址进行年代分析,认为龙首山城和石台子山城持续的时间较长,高尔山城陶器的年代略晚。最后对墓葬与遗址出土陶器的属性、器类等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第五章为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出土陶器研究。就现有材料对墓葬与遗址出土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期与编年,并对墓葬与遗址出土陶器的器类进行比较,以分析墓葬与遗址的关系。第六章为汉江流域出土陶器介绍。对汉江流域堡垒出土的高句丽陶器材料进行简要介绍,以遗址为单位整理了汉江流域出土的完整及可复原陶器,对陶器属性做以简要总结。第七章为各区出土陶器的比较与关系。对各区出土陶器的分期、器类与数量、陶器属性、器形进行对比,阐述高句丽陶器在各区的存在情况及其与高句丽势力发展的关系。本文认为各区间遗址与墓葬出土陶器的区别大致相同,均表现在遗存性质对器类的影响上,其中仓、灶、枕是明器,而大部分陶器既是日用陶器也用于随葬,高句丽陶器中固定用于随葬的器类很少。陶器属性的变化及发展是时代特征的表现,与地域和遗存性质的关系不大。最后对各区陶器的器形进行对比,以此为基础探讨各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高句丽社会内部交流的体现,也是高句丽陶器发展的内部原因。第八章为高句丽陶器与相关文化的交流与影响。本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影响高句丽陶器发展的文化因素予以分析,认为高句丽陶器以土著文化为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汉、三燕、北魏、东晋南朝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高句丽陶器。最后对高句丽陶器对渤海、百济、新罗陶器的影响进行探讨。第九章为结语。总结本文的结论,指出本文的局限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