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癌是全球六大癌症之一,我国也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一般认为,食管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包括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等)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上世纪80年代,Syrjane从形态学角度提出了HPV和食管鳞癌之间存在相关性的观点,后续的大量研究显示,食管癌组织中可检出HPV的核酸,然而,HPV检出率存在巨大差异,从0~100%均有报道。这可能是研究样本的采集方法,样本量的大小,HPV检测方法上的差异所致。本课题组在汕头、揭阳等地区开展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管癌组织和细胞株中50~80%带有HPV不同亚型的病毒,其中16,18型可达60%左右;HPV18E6E7能诱发人胎食管正常上皮细胞永生化和癌变,且各种促癌物(TPA和丁酸)、化学致癌物(亚硝基吡啶)、三氧化二砷及放射线等均可加速HPV E6E7诱发的永生化细胞的癌变,这进一步提示,食管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综上,虽然食管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长期协同作用的结果,但高危型HPV是食管癌的重要病毒学病因。因此,研发针对HPV的疫苗也能预防和治疗食管癌。本研究针对HPV18设计了一种基于DNA/rADV的新型疫苗,提出了多载体的序贯重复免疫方法,并对DNA、重组腺病毒序贯重复免疫策略进行了研究,以确定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免疫规程。实验结果显示,重组DNA疫苗VR-HPV18L1和重组腺病毒疫苗rAdv-HPV18L1采用prime-boost-boost序贯重复联合接种策略可诱导强而持久的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虽然细胞免疫应答在加强免疫后会逐渐下降,但在重复免疫后期,其下降速率较免疫前期明显变缓,且HPV16和18病毒混合物共同免疫还能进一步增强针对HPV18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另外,本文还构建了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2/1-HPV18L1,并对该病毒载体单针接种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显示,rAAV2/1-HPV18L1单针肌注小鼠即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HPV18L1血清中和抗体及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后续将采用多载体序贯重复免疫策略对3种疫苗联合应用的保护性免疫效果进行系统研究,为该食管癌疫苗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