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神经小腿三头肌运动分支选择性麻醉阻滞对脑卒中痉挛性垂足责任肌筛选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y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胫神经小腿三头肌运动神经分支选择性麻醉阻滞,找出造成脑卒中痉挛性垂足患者的责任肌。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患者,应用2%利多卡因对患侧进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运动分支神经麻醉阻滞术,阻滞前后对肢体痉挛指标包括牵张反射评分(stretch reflex,SR)、痉挛严重程度分级Ashworth评分、踝关节活动角度(range of motion, ROM)包括休息位ROM(rest range of motion, rROM)、主动背屈ROM(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和被动背屈ROM(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足跖屈肌肌力以及下肢步行功能状态指标如10m舒适和快速步行速度、步频、3min步行距离、能量消耗指数(physical consume index, PCI)以及步长和足偏角进行观察。分别比较腓肠肌阻滞前后、比目鱼肌阻滞前后,以及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和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和差异。结果:痉挛指标SR评分、Ashworth评分、AROM和PROM在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较阻滞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SR评分、Ashworth评分、rROM、AROM和PROM在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后较阻滞前均下降,p值均<0.01;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后痉挛指标低于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SR评分、AROM和PROM的p值均<0.01, Ashworth评分、rROM p值均<0.05;对于足跖屈肌肌力,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较阻滞前肌力下降,p<0.01,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术后对肌力无影响,两种阻滞方法比较p<0.01;步行功能指标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较阻滞前无统计学差异,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后除3min步行距离较阻滞前无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有提高,10m快速步行速度、步频的p值均<0.01,10m舒适步行速度和PCI的p值均<0.05;除3min步行距离两种阻滞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后均高于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后,表现为l0m舒适步行速度的p值<0.05,10m快速步行速度、步频、能量消耗指数PCI的p值均<0.01。患侧步长和足偏角在两种阻滞方法术后较阻滞前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比较也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腓肠肌运动分支和比目鱼肌运动分支利多卡因阻滞均能降低痉挛性足下垂患者的痉挛程度,但是比目鱼肌运动分支阻滞较之腓肠肌运动分支阻滞更能改善患者步行功能,而且不降低足跖屈肌肌力。故认为比目鱼肌是造成小腿三头肌痉挛性足下垂畸形的主要责任肌。
其他文献
6月5日,山意大利世科姆公司(以下简称“世科姆”)牵头,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禾”)和云南海粟农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栗”)联合主办的“2020年云南优美达
期刊
期刊
我四岁时母亲外出打工,七八年里只回过家两次,我实在想不出母亲有什么好,是什么样子。记得母亲回家那两次,我跟不认识她似的,躲着她,不让她接近我,我看见她悄悄地低头掉泪。  在我上六年级时,父亲也出门打工了。父亲走那天,我在上学,晚上回到家,看不到父亲,内心一阵阵地失落,倒在床上哭了多久也不知道。现在我已上初三了,面临中考,紧张的学习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深夜,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星,心中想着父母。 
目的:  评价经皮眶上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supraorbital neurostimulation,tSNS)联合西比灵治疗发作性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于
目的:通过胚绒毛癌细胞(JAR)和输卵管上皮细胞(OE-E6/E7)共培养建立输卵管妊娠体外着床粘附模型。  方法:试验分输卵管上皮细胞系OE-E6/E7单独培养组、人类胚胎细胞株JAR单独培养
目的:探索如何用东莨菪碱成功诱导兔干眼模型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5kg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成2个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连续皮下注射东莨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法(ICA)能够实现偏振复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PDM-CO-OFDM)系统的盲信道均衡,与基于导频的信道均衡方法相比,能极大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然而这种固定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