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是格里格从其《培尔·金特》戏剧配乐中选出8个精彩的音乐片段,经改编而成的两套管弦乐作品。这两套组曲完美展现了格里格匠心独运的创作手法,它是格里格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之一。本文以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格里格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中的审美意蕴。全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从作曲家国内外的生活环境、理想生活追求等生活阅历和作曲家内心情感中的多种创作情怀这两个部分,来介绍作曲家创造音乐美的生成动因。由此可见,格里格作为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性作曲家以及他别具一格的音乐创作都并非偶然;第二章,从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的意境美、情感美、古典美、浪漫美、色彩美等五个方面,运用文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分析学等研究方法来阐述格里格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的审美意蕴;第三章,从挪威的风土人情、民间音乐、文学因素等三个方面来阐述美的音乐来自于民间。证实了格里格的音乐创作被誉为“挪威之音”却非虚传。技术永远为音乐服务,格里格游刃有余的将音乐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巧妙结合在该组曲中,是其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令人感动。以往的研究学者对格里格及其作品的研究多从民族性、抒情性的研究角度出发,亦或较笼统的提到格里格在创作中将浪漫性与民族性结合,对德彪西的印象派和声有一定程度上的启发。笔者认为对格里格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在音乐发展极为鼎盛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格里格的音乐创作突破了德奥音乐,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音乐创作风格。当务之急要全面审视格里格音乐的审美意蕴,特别是对这部正值格里格创作思想和创作技法都十分成熟的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进行审美意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