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血液净化是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过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血液净化的主要方式,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延长生命的主要手段,但肾衰竭病人大多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并可能伴有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极易合并感染,而感染血源性传染病会显著影响HD患者的长期存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近几年来HD患者中病毒性肝炎感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沈阳市关于HD患者中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的研究尚属空白,所以,现就沈阳市近3年HD患者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及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为制定有效预防HD患者感染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入选标准在沈阳市城区有血液透析项目的医院中,随机抽取2家省级医院、2家市级医院、2家市级以下医院,在2006年-2008年每年的10月份调查6家医院的所有在院血液透析病例,选择基础性疾病为肾病的病例,共576例。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以查阅病历和现场询问的方式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透析年限、透析频率、累计透析次数、乙肝疫苗接种史、乙肝五项及丙肝抗体等指标。
三、诊断标准
1、乙肝病毒(HBV)感染者HBV感染者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排除接种乙肝疫苗者)、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中有1项阳性者。
2、丙肝病毒(HCV)感染者HCV感染者指丙肝抗体(抗-HCV)阳性者。
四、资料分析
调查资料经质量检查后,将数据录入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规定为α=0.05。
实验结果
一、HD患者乙型、丙型肝炎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1、感染率:共调查576例,检出HBV感染标志物阳性265例(删除有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史的而且HBsAb阳性者),总感染率为46.0%。检出HCV感染标志物阳性24例,总感染率为4.2%。
2、经卡方检验,2006年-2008年、各等级医院、以及不同性别之间乙型、丙型肝炎感染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性别、年龄、透析年限、累计透析次数、医院等级5项因素分析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与乙型、丙型肝炎感染无关。透析频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乙型、丙型肝炎感染有关,是HD患者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
三、HD患者乙型、丙型肝炎感染关系分析根据HD频次将病例分为2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沈阳市HD患者乙肝感染率为46%,高于一般人群的乙肝感染率。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我国人群中乙肝感染率较高,有些乙肝感染者同时又有肾脏疾病;另一方面可能与HD患者普遍存在细胞免疫缺陷有关。本调查显示沈阳市HD患者丙肝感染率为4.2%,略高于我国一般人群感染率,但远低于国内外有关报道的水平。可见,我市HD患者乙型、丙型肝炎感染率虽高于一般人群,但处于同比较低水平,这说明我市感染控制工作比较到位,基本有效预防了HD患者乙型、丙型肝炎感染的发生。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2008年三年之间,在男、女之间及各等级医院之间的乙型、丙型肝炎的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近3年来我市采取了隔离阳性病人等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确实无感染事件的发生有关。
国外有研究证明,HD患者感染HBV与维持血透的时间呈正相关,而国内研究显示其关系不密切,这一点与本次研究的结果一致。这可能与我国多年来实行血源HBV筛选等预防控制措施有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HD患者HCV感染与透析年限无关,可能是由于我市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工作较好,也可能是受到现有的用于筛选HCV感染的方法灵敏度的影响。因此,进一步的HCV感染的研究还有待于检验方法的改进。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性别、年龄、透析年限、累计透析次数、医院等级5项因素均未发现与HD患者感染乙型、丙型肝炎有关,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市各血液透析中心在感染控制方面做的较好。
本研究表明透析频次(次/周)可能为HD患者乙型、丙型肝炎感染的危险因素,但在相关的研究中并未发现一致报道。分析原因可能是透析频次容易被有些学者忽略,而主要以透析年限、累计透析次数为研究重点。实际上,透析频次作为危险因素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透析频次恰恰决定了患者之间接触的频次,也就是感染机会的大小。因此,可以说透析频次有影响HD患者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不同HD频次组间的差别提示HD患者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的危险性有随HD频次增加而增加的可能。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终末期肾脏疾病HD患者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有所下降,这极大程度归功于预防概念的推广。可见,有效控制血液透析各环节可能的感染是预防HD患者感染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措施。本研究表明我市HD患者近3年来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能够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我市医疗机构在感染控制、输血管理及免疫接种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透析频次(次/周)可能为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因素。且感染的危险性有随透析频次的增加而增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