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杰·戴·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是20世纪美国当代文学中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成果卓著的文学翻译家、美国文学研究专家施咸荣于1962年以“黄皮书”形式首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戴·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是20世纪美国当代文学中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成果卓著的文学翻译家、美国文学研究专家施咸荣于1962年以“黄皮书”形式首次出版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译本,文学翻译爱好者孙仲旭于2007年出版了另一个版本。两个中译本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翻译目的论于20世纪70年代由弗米尔提出后,不断发展,现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目的论中,评价翻译的标准不再是意义的对等,而是是否达到翻译指令中规定的目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是目的论的三个基本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其他两个是从属原则。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本论文试图分析两译本的不同。通过对比研究,有以下三点发现:两个译本都实现了各自的翻译目的;孙译本比施译本更连贯;施译本比孙译本更忠实原作。译者所处的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的翻译委托人、不同的目标读者群和译者不同的身份,决定了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翻译目的的不同又决定了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的不同。施咸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西方文化,让读者了解真实的美国社会,因此译本是原语中心型的,多采用异化策略,更注重译文的忠实性;孙仲旭翻译的目的是再现原作,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因此译本是读者中心型的,多采用归化策略,更注重文内的连贯。两位译者在不同翻译目的指导下,译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总体而言,两译本都实现了翻译指令中规定的翻译目的,满足了不同时代读者的需求。最后得出结论,就交际目的和功能而言,两译本都是成功的译作。
其他文献
知觉学习是个体对随着强化的出现和练习而逐渐知觉到的刺激的区别的学习。知觉学习不仅仅可以导致知觉能力或行为倾向的改变,而且还可能导致知觉加工过程中决策机制的改变,其
随着信息产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一种新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好比一个虚
对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探索先秦东夷族群的形成、发展与兴衰历史,了解东夷集团与华夏集团以及其他族群的相互关系等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课程成为高校许多工科专业的骨干必修课程。课程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主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验实践为辅助教学。由于受实验
本文以时间序列理论为基础,以郑州市1981年至2010年三十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数据基础资料,对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模型识别、参数估计,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确
碳酸二甲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环保型化工产品,被誉为21世纪有机合成的“新基块”。甲醇和C02合成碳酸二甲酯具有反应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原子利用率高的特点,符合
“情境”意义的探讨,在心理学研究中由来忆久。众多心理学的理论、实证研究都涉及到“情境怎样影响个体的认知、行为活动”这一问题。大多数心理学家所理解的“情境”,既有客
以往的众多研究发现,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行为的主要因素,同时是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最重要的环境,而在诸多的家庭因素中,父亲养育方式是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及心理健康
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本报告以古今中外财政史上大量生动的事实、惊心动魄的声音,深刻地揭示了财政改革发展的规律与启示:强大的财政是维护国家
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一直是国内外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上市公司出现了“一股独大”、负债率过高等资本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