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的总体设计中,明确规定了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中英语新教材主张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对教师的英语语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普及,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普遍提高,对英语教师语言水平的要求也在提高。作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式英语,在语音、词汇、句式和语用方面都有所表现。对这些措辞不当、文理不通的中式英语如不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必然会导致中学英语教师语言僵化,从而使中式英语输入正处于语言学习黄金阶段的孩子们。本研究基于语言僵化理论,以近五年来全国历届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参赛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探究了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的最新动态;描述了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分析了中式英语的成因并提出防止语言僵化的有效措施。本文的主要心得有:1.近五年初中教师课堂话语最新动态是教师使用中式英语的情况有所改变。教师越来越注意自己语音面貌的改善。学生对教师的语言素养要求在提高。2.大多教师在词汇和句法方面都使用修整过的英语。他们的英语语速过慢,词语结构过于简单。3.目的语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对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石化现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错误的语言输入、总结过度、过度简化、纠正过度都有可能导致语言僵化。4.由于缺乏与目的语的社会文化融合的欲望和学习机会、过多使用回避策略以及深受汉语文化与思维的影响都会引起语言僵化。期待这些研究结论可为英语教学与研究提供实证性的参考材料,为将来深入的理论探索提供数据积累,以中国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的教师课堂话语研究能印证和丰富语言僵化理论。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初中英语教师认识到课堂话语中中式英语的危害性,增强语言教师使用标准、地道的英语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