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齿n-杂环卡宾酮、镍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ping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杂环卡宾(NHCs)是一类具有很强给电子能力的σ-配体,其过渡金属化合物在催化、医药和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第一过渡周期金属如镍、铜等,价格低廉且毒性较低,因此研究其N-杂环卡宾化合物的应用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本研究致力于利用多齿N-杂环卡宾配体,构建具有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的NHC化合物,希望筛选得到具有协同作用的催化剂;同时开发N-杂环卡宾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简便合成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利用1,10-菲罗啉官能团化的咪唑盐(或1,2,4-三唑盐)与Ag2O反应,合成并表征了相应的Ag(Ⅰ)-NHC化合物,除双核银化合物外,还得到了一个具有非配体支撑的Ag-Ag相互作用的直线型链状四核银化合物。利用原位产生的Ag-NHCs与金属铜粉反应,或者使用咪唑盐(或三唑盐)直接与铜粉反应,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NHC双核Cu(Ⅰ)化合物,中心铜原子的配位模式受侧链R基团以及阴离子的类型影响明显;其中以MeCN为桥联基的三中心两电子键,在Cu-NHC化合物中尚属首例;含卤桥结构的双核铜化合物也比较少见。我们也成功筛选出高效催化叠氮与端炔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催化剂,TON值高达2000,而且反应无需惰性气体保护,无需额外添加还原剂,简便实用。   (2)利用吡唑桥联双卡宾的Ag化合物与铜粉反应,或者用咪唑盐直接与铜粉反应,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双核和四核Cu(Ⅱ)-NHC化合物,它们都含有新颖的μ-OH或μ3-OH结构。而且我们首次将Cu-NHC化合物用于Chan-Lam反应,仅需0.5 mol%的四核铜催化剂,在室温甲醇中即可高效催化芳基硼酸氧化胺化反应,反应温和,产率高,催化剂的双金属协同效应明显。   (3)利用高活性的雷尼镍粉加热下与咪唑盐直接反应,进一步发展了简便合成Ni(Ⅱ)-NHC化合物的方法。系统研究了N-杂环卡宾配体由Ni(Ⅱ)转移到其它过渡金属上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NHC能够从Ni(Ⅱ)转移到Pd(Ⅱ)、Pt(Ⅱ)、Co(Ⅲ)、Ru(Ⅱ)等金属上,Ni-NHC化合物有望替代昂贵的Ag(Ⅰ)-NHCs作为卡宾转移试剂,为过渡金属卡宾催化剂的合成提供了廉价便捷的方法。同时,研究从侧面证明,Ni-Ccabene键虽然稳定,但在溶液中,Ni-Ccabene键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它是动力学活性的,Ni(Ⅱ)与游离卡宾可能存在迅速的配位、解离平衡。
其他文献
含有C(sp~2)-S键的芳基/烯基硫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或其它潜在应用价值的有机化合物中。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构建C(sp~2)-S键的相关研究发展迅猛,大量新型高效的催化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反应底物被开发报道。本论文以碳-氢键的直接官能化构建C(sp~2)-S键为主线,探究和建立了若干基于无过渡金属催化下烯胺酮α-C(sp~2)-H键交叉偶联构建C-S键的新方法。首先,基于我们课题组对
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在这一百多年间,就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时期,南朝就是这四个朝代的总称。南朝,不仅是分裂、纷争不断、黑暗混
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寸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数量级的复合材料。如何实现粘土在橡胶基中单层或多层的纳米级分散,是制备橡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中最关键的因素。本课题分别
气体传感器作为探测环境成分的元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当中。基于柔性衬底的传感器由于其轻便、廉价、柔韧易弯曲,可大面积制作等特点而备受关注。该类传感器
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剂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大量相关文献报道WO3半导体材料,但W03自身存在一些缺点如禁带宽度相对较宽及光生载流子在W03本体中转移速度比较慢等,使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克服或者降低W03本身的缺陷,需要对W03进行修饰。本论文分别采用Fe(Ⅲ)、Zn(Ⅱ)和Cu(Ⅱ)离子对W03薄膜进行表面修饰,初步研究了它们的光电化学性能和对有机染料降解的光电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