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磷酸甘油—庆大霉素凝胶系统经圆窗龛局部给药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壳聚糖-磷酸甘油-庆大霉素凝胶圆窗龛局部给药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研究目的:目前利用庆大霉素(GT)耳毒性,治疗梅尼埃病眩晕,得到越来越多的耳科医生的关注。庆大霉素内耳局部给药用于治疗梅尼埃病,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由于给药浓度及剂量的不同,不同研究表明,庆大霉素除了发挥对前庭毛细胞的破坏作用外,其对内耳毛细胞亦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该研究应用壳聚糖-磷酸甘油(CGP)凝胶携带庆大霉素,通过圆窗龛给药的方式,可控及缓释地将庆大霉素释放进入内耳,与传统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相比,评估其治疗梅尼埃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实验方法:听力及前庭功能正常的C57BL/6J小鼠(6-8周)24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为经鼓膜穿刺隔日注射庆大霉素硫酸盐(6mg/ml,10ul)组;B组为经鼓膜穿刺隔2日注射庆大霉素硫酸盐(6mg/ml,10ul)组;C组为应用CGP凝胶缓释系统经圆窗龛释放庆大霉素(300mg/ml,0.2ul)组。A、B组小鼠均接受2周重复药物注射,C组小鼠仅接受1次圆窗龛给药。听力学评估:在注射前及注射后14天,采应用脑干诱发电位(ABR)评估小鼠的听力变化情况;前庭功能评估:在注射前及注射后的14天内,每天进行垂直转鼓实验,评估小鼠的前庭功能变化情况。实验结果:ABR检测示:在注射后的第14天,A组小鼠ABR阈值在16kHz、24kHz、32kHz、40kHz均比用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鼠在注射后第14天,仅有40kHzABR阈值较注射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5),其余频率,ABR阈值均未见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小鼠各频率ABR阈值较注射前均无显著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转鼓实验示: A组小鼠在术后第10天的保持时间比术前明显降低(p=0.0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第14天的保持时间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105,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小鼠在术后所有时间点均与术前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小鼠的平均保持时间在术后第6天、第10天与术后第14天均明显低于术前(p值分别为0.041,0.034,0.006;p值均<0.05)。C组小鼠的平均保持时间在术后14天明显低于A组(p=0.019;p<0.05)和B组(p=0.016;p<0.05)。实验结论:壳聚糖-磷酸甘油(CGP)凝胶缓释系统携带庆大霉素进入内耳,可以造成持续而稳定的前庭功能下降,而不引起显著的听觉功能下降,较之传统的鼓室注射治疗,其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内耳缓释给药系统,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第二部分壳聚糖-磷酸甘油-庆大霉素凝胶经圆窗龛给药后庆大霉素在内耳毛细胞的分布研究目的:目前利用庆大霉素耳毒性,治疗梅尼埃病眩晕,得到越来越多的耳科医生的关注。庆大霉素内耳局部给药用于治疗梅尼埃病,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但是由于直接注射庆大霉素至中耳后,不能准确地控制与圆窗膜接触的药量,而且部分药液通过咽鼓管排除中耳腔,或被中耳腔粘膜吸收,因此导致进入内耳的庆大霉素的剂量有很大波动性,因此也产生了很大的疗效差异。为克服现有方法的局限,建立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方便的给药模式,使其能够在单次应用后,即可持续缓慢地释放庆大霉素至内耳,我们建立了壳聚糖-磷酸甘油凝胶系统应用于庆大霉素内耳局部给药。前期研究通过与传统鼓室内注射的对照,已经证明壳聚糖-磷酸甘油-庆大霉素凝胶在小鼠圆窗龛局部注射后,缓释庆大霉素至内耳的能力,及其对耳蜗、前庭系统功能的影响。但是对于此缓释凝胶携带庆大霉素进入内耳后,庆大霉素在内耳的分布情况,我们尚不清楚,因此,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庆大霉素在该缓释凝胶系统的缓释作用下,在内耳毛细胞中如何分布的,以及如何影响内耳毛细胞的形态及功能的。实验方法:将硫酸庆大霉素(gentamicin, GT)和德州红(texas red, TR)混合后置于37。搅拌过夜使其结合形成庆大霉素德州红螯合物(gentamicin-texas red, GTTR),然后将GTTR与壳聚糖-磷酸甘油凝胶(CGP)混合形成壳聚糖-磷酸甘油-庆大霉素凝胶(CGP-GTTR-hydrogel)。通过耳后入路暴露小鼠左侧耳蜗圆窗龛,取0.5ul该凝胶注入圆窗龛内,让其左耳向上平卧半小时待胶体凝固。分别于凝胶注射后1天及7天,采取心脏灌注4%多聚甲醛的方式处死小鼠,快速将其耳蜗取下,蜗内灌注固定液,固定2小时后,解剖其基底膜、椭圆囊斑及球囊斑,用Phalloidin-Alexa-488进行染色,进行铺片,使用Leic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Phalloidin与GTTR使用红绿双色荧光通道进行扫描观察,选择一定的区域进行荧光半定量分析,测定得到的平均像素强度即为荧光强度。观察庆大霉素在内耳的分布规律及毛细胞的形态。实验结果:在前庭系统中,经圆窗龛局部注射壳聚糖-磷酸甘油-庆大霉素凝胶1天后,红色颗粒状GTTR荧光主要位于球囊斑上的毛细胞胞质内,其荧光强度在注射后1天和7天分别是14.13±4.09,4.69±1.76,注射后7天时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注射后1天时的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注射后1天时表皮板表面的纤毛束明显多于注射后7天时的纤毛束。在耳蜗系统中,经圆窗龛局部注射壳聚糖-磷酸甘油-庆大霉素凝胶1天后,可观察到红色颗粒状GTTR荧光主要位于耳蜗基底膜的底转及中转,其荧光强度分别为51.59±6.42,20.64±4.14,底转强度明显强于中转荧光强度(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地,在注射凝胶7天后,红色颗粒状GTTR荧光仍然位于耳蜗基底膜的底转及中转,其荧光强度分别为43.01±3.61,12.17±2.43,底转强度明显强于中转荧光强度(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凝胶注射后的1天和7天,耳蜗的顶转均未见到红色颗粒状荧光。同时,比较耳蜗底转在注射后1天和7天的荧光强度可见,注射后1天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注射后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比较耳蜗中转在注射后1天和7天的荧光强度发现同样的规律,注射后1天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注射后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注射后7天,耳蜗底转部分外毛细胞缺失,但是在注射后1天和7天,在耳蜗的顶转及中转均未见毛细胞的缺失。研究结论:该研究探讨了庆大霉素通过该凝胶缓释系统释放进入内耳后,庆大霉素在内耳的分布有两个基本规律,第一是时间依赖性,即给药时间越长,药物在耳蜗毛细胞中的浓度越低;第二是底转-顶转的浓度梯度变化规律,即越靠近圆窗龛的部位如耳蜗底转及前庭,药物的浓度越高。利用该凝胶系统通过圆窗龛释放庆大霉素进入内耳,可以较好的保存低频及中频听力,同时可以破坏耳蜗的前庭功能及底转毛细胞的部分功能。因此,此种给药系统可以应用于临床上已经存在高频听力损失的梅尼埃病人的治疗中,为临床上难治性梅尼埃病的治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基于教学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学生未来成长必备的综合素质,也成为中职教育的教学重点,因而本文将围绕中职的音乐教学展开论述,主要侧重于如何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角膜是位于眼睛最前方的透明组织,是行使眼屈光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角膜受到来自微生物、机械力、化学物和热力等作用造成损伤时,易引发各种角膜疾病,造成角膜混浊,轻者影响视
目的近年来,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视神经损伤而致视网膜细胞凋亡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在临床上发现,各种累及视网膜、视神经功能的疾病后期均有神经细胞的死亡,而神经细
税收筹划是指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行或委托代理人,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安排和策划,
目的对引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其预防措施。方法方便选择该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9月18日至19日,全区首届高中诗歌课堂教学学术研讨会在拉萨中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教育学会中语会主办,拉萨中学、拉萨市北京中学联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与全球经济的结合也日益紧密,企业合并重组等现象频繁发生。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在集团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会计准则第
目的研究同伴教育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从2个自然村中选取7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