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教授提出的关于人体脏腑生理联系和病理变化的理论学说。该学说认为,人体五脏之间、五脏与六脏之间、脏腑与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之间、脏腑与皮毛筋肉骨之间、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存在于人体内外方方面面。当这些关系平衡和谐时,则人体健康;当这些关系失衡或严重失衡时,人体就会感到不适或患重病。这些关系是复杂的、非简单的,不能用机械的、刻板的五行学说的简单循环论来套。本研究是以“五脏相关学说”为理论切入点,通过对推拿针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的探讨及研究。一、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通过对古代及近现代文献回顾性研究,认为五脏相关学说源于五行学说与脏象学说。中医学形成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五行哲学产生与盛行时期。当时的科学是综合性科学,相互包含,相互影响,思想文化对各门学科影响很大,哲学直接起指导作用,医学因此被打上深深的五行哲学的烙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五行学说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一些医家开始逐渐用五脏概念来代替五行,用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其生理病理影响。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创六经辨证以治外感热病,以脏腑辨证治内科杂病,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唐宋时期对中医著作的整理、注解和补充,使五行理论得到进一步阐释;金元时期的“五运主病”“脏腑病机”论,明清时期“五脏旁通”“五脏病传”论等,使五行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这说明邓老提出的以五脏相关学说代替五行学说,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历代医家对五行学说虽然有所阐释和发展,但他们基本上还是在五行的框架之内,并没有突破五行学说,邓老继承历代先贤和五行学说之精华,去除五行学说机械刻板的东西,赋予其辩证的现代系统论内容,提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这是对五行学说的重要发展,是对中医理论的现代阐释和突破。二、推拿针药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初步探讨1.重症肌无力治疗中医药研究进展从病因病机到治疗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的综述。2.研究了重症肌无力与中医基础理论相互关系,包括阴阳学说、五脏相关学说、经络学说等。3.研究了邓铁涛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经验及临床意义。4.进一步阐述了针灸推拿治疗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三、针灸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报告研究对象:收集2006年09月到2007年03月期间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消化科住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共31例,男20例,女11例。研究方法:所有治疗对象均进行针灸推拿治疗并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进行评分及实验室指标监测。研究结果:经推拿和梅花针治疗一周到一个月,基本痊愈3例,显效16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经治疗后患者疗效评价示治疗后60天、10天、30天患者临床评分有显著意义(P<0.05)。通过治疗前后患者血液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经针灸推拿治疗后与患者外周血象变化有明显相关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治疗时间越长,其疗效越明显。对于重症肌无力兼症如:失眠、面具脸、抽筋等等针灸推拿也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有显著疗效。四、结论论文对当代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综述与分析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来源于五行学说,历代医家对五行学说虽然有所阐释和发展,但他们基本上还是在五行的框架之内,并没有突破五行学说,邓老继承历代先贤和五行学说之精华,提出五脏相关学说,这是对五行学说的继承与重要发展。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贡献在于,它阐明了人体五脏之间、五脏与六腑之间、脏腑与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之间、脏腑与皮毛筋肉骨之间、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生理情况下,本脏腑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与脏腑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人体大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自然界、社会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系统,又相互影响。简而言之曰——五脏相关。论文对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说临床应用较为成功的病种进行概括性归纳,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肝胃病、重症肌无力以及其他的疑难杂病。论文选择重症肌无力作为临床研究的重点。重症肌无力,邓铁涛教授认为病因病机乃“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并认为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远远没有结束,例如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各种有效的疗法对其兼夹症进行临床研究,仍然值得宏扬。笔者遵循老师的教导,运用推拿和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31例,并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液分析、证候评分进行研究。采用推拿、梅花针、腹针等中国医学方法,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下,参考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通过刺激皮部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重症肌无力主病在脾、五脏相关,五脏属阴,阴病则治阳,五脏阳穴都在膀胱经上,膀胱经是诸阳之属,因此推拿膀胱经、根据脾及五脏病情不同与变化选取穴位叩刺梅花针,便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该病属阴,阴病治阳,督脉是诸阳之统率,因此捏拿督脉亦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手段,方用“邓氏捏脊法”;对伴有肌肉萎缩四肢无力者,兼用“邓氏挤压强肌健力法”。研究结果:临床近期痊愈3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推拿按摩治疗重症肌无力,简便廉验,调理整体机能好,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治疗一段时间,体力增加,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易感冒者感冒次数大大减少;对于面具脸、头痛、抽筋、纳呆、腹泻、顽固性重症失眠等等重症肌无力的兼症治疗尤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