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思想史的梳理,本文明确了自由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并指出黑格尔哲学中“自由”包含着绝对性、中介性、历史性和目的性的特征。自由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客观现实,人类社会是自由在现实世界中最坚实的表现,自由是人类真正的本质和应有的生活。黑格尔的自由史思想包涵三个层次的意义:第一,真正的自由一定是要将自我实现出来的自由,自由本身就是“史”,“史”是自由的存在方式。第二,自由史是精神摆脱依赖性并逐渐自觉发现自身本质的过程,自由实现自身的表现形式就是精神的成熟,自由史就是精神走向成熟的历史。第三,人类历史是向着自由的历史,人类历史都接受自由的指引,其中的每个阶段因在自由的坐标中而获得意义。由于自由作为目的,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了方向。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本文对黑格尔自由史思想的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在黑格尔之前,康德曾努力调和机械论世界观和自由意志之间的矛盾,对于他来说,自由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自由在现实世界实现,还需要“永恒”的理性即上帝作为保证。黑格尔则认为“实体本身就是主体”,绝对思维就是自由的开始,自我意识的建立就是“本质”的自我认识、自我显现,世界就在当下的意识之中。绝对思维是绝对的创造力,绝对精神要将自身外化为世界,将自身变成现实的和具体的。时间是自由实现自身的场所,自由要将自己表现为在时间中的一系列偶然事件。“在现实世界中现身”符合自由自身变化的逻辑,是自由的必然要求。第二,以《精神现象学》为主要文本依据,梳理了从欲望个体到具有现实生活内容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黑格尔认为,自由精神的自我创造首先体现在,精神由受自然因果律控制的意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意识,即自由的精神将自身现实化为人的意识发展过程——自我意识摆脱自然和奴役而自觉其自由。人在最开始是自然因果律的一环,受到自然的奴役,但人本质上不止于此,他必然要经过一番过程而成为“自由的”,世界历史就是自然人变成真正的人的历史。本文关注到,对自然欲望和建立在自然欲望基础上的主奴关系的突破和超越,是自由人产生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环节中,劳动对人的改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思维的自我意识,必然在社会实践中将自身强化为“客观精神”,成为人的普遍良心。自由最终必然是普施于全世界范围、涵盖人类所有个体的自由。第三,自由要成为生活世界的现实,也就是要将自由实现在整个世界中,——没有普遍就不是真正的自由。本文关注到,在黑格尔哲学中,整体目的性的实现,并不是作为有限理性个体的直接目的——有限理性的个体在有限理性的范围内追寻自身的目的,这是对整体目的的一种无目的意识,但正因为有限理性个体的无目的的行动,最终促成了整体目的的实现。整体目的的实现就是自由现实化过程的完成,也是人类史前史的终结,这是历史必然的终结。本文认为,流行的“历史的终结”在一些基本逻辑和结论上误解了黑格尔的历史目的论。黑格尔自由史观启迪着马克思——马克思在劳动创造自由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等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同时也宣示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自由都是人们共同的事业,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指引。本文认为,马克思继承并发扬了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从而建立以劳动为关键的人类解放史,即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质,人也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除劳动的异化作用,从而实现自由。对黑格尔自由史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更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做好与其他优秀思想家们对未来世界描摹的对接——理想本身就足以证明我们的理想是值得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