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及基因组变异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yu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晚期之间达到了现在的高度,海拔的升高使得青藏高原拥有着独特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的极端环境条件和交通不便,使得该地区真菌物种资源的调查严重不足。本课题组自2015年专注于西藏大型真菌的资源调查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西藏高山草甸带,尤其是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的植被主要为高山灌木、高山草甸、苔藓和地衣,多为具有明显高山荒漠特征的种类,它们大部分植株较矮小,在同一生境下的大型真菌也表现为同样的特点即个体普遍相对于低海拔同属物种矮小。海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真菌的垂直分布,这可能是由于高山草甸带,尤其是树木分布线以上地带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的自然环境较恶劣,年均气温小于0℃,紫外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真菌经过多年的适应性进化可能已经产生了一系列适应环境的遗传变异。我们在调查该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的同时也试图寻找高海拔分布真菌物种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基于2016年7月至9月对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的采集,重点关注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地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共采集到大型真菌283份,经过传统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确定该地区大型真菌的分类学地位,隶属于2门3纲13目37科71属183种,并对该地区的真菌区系特征及物种组成进行分析,经过统计优势科(≥10种)有5个,优势属(≥5种)有11个,该地区的真菌区系具有明显北温带特征,并与相关地区的大型真菌区系相似性比较,西藏高山草甸大型真菌的区系多样性与云南省相似性最高。该地区土壤扩增子测序的结果说明了该地区大型真菌的潜在多样性,但与地上大型真菌相比,土壤真菌的丰度更高,且土壤真菌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均与海拔呈负相关,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真菌菌群丰度及菌群多样性均降低。全基因组分析表明,不同海拔分布的大型真菌的基因组大小有差异,高海拔物种的基因组普遍大于其低海拔近缘种,且重复序列,特别是长末端重复(LTR)类逆转录转座子与海拔呈正相关,且LTR的Ngaro家族变化程度最大。相对于低海拔分布的大型真菌来说,高海拔分布的大型真菌的基因组发生了大量基因组结构变异,其中以基因插入和基因删除为主。高海拔分布的近缘种的扩张基因家族以及正选择基因显著富集在与DNA损伤修复、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信号转导、酶的活性及生殖有关途径上;收缩基因家族显著富集在与疾病和与免疫应答有关的途径上。高海拔分布的不同物种所共有的扩张基因家族主要参与低温响应与低氧代谢通路。综上,本文研究结果为研究西藏高山草甸带的大型真菌资源提供了标本和基础数据,通过对不同海拔分布的大型真菌基因组的分析,揭示了高海拔分布的大型真菌经过多年的适应性进化产生了相对应的基因组适应性改变。
其他文献
针对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实际特点,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市政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路下的市政规划措施。
技术的进步刺激了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多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各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形成了新型的工程管理模式,在带动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也给工程企业创造了较大的利润空间,使得工程企业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技术竞争力,加快其稳定发展的步伐。但工程信息化和造价管理信息化在未来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关于建筑工程信息化应用和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内容,
刘××,女,23岁。已婚,1986年4月23日诊。一个月前外阴瘙痒、疼痛,日渐加重,自扪及两侧大阴唇及会阴处有多个肉芽组织,高出皮肤,触痛,伴白带增多,色黄气臭,口干苦。妇检:两侧大阴唇及会阴部长有0.5×0.5~0.5×1cm2形似鸡冠样赘
期刊
生物信息学是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通过数学及统计学方法对生物学领域内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的一门交叉学科。随着生物学研究手段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数据不断积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生物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生物信息学研究日趋成熟,成为生物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统生物研究方法提供强有力的补充和支持。生物信息学在微观领域主要包括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本文研究内容属于蛋白质组学范畴,是用机器学习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越来越重视,如何完善初中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水平也成为学校与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学管理是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能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教学环境的良好发展。初中正是学生步入青春期的时候,其学习与心理都经历着重大转折的时期。因此,在初中教学管理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能够在初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校园
本文利用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探究环境驱动下的浮游植物生长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环境随机性是无处不在的,而环境随机性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本文建立了受环境随机性影响的浮游植物生长模型.定义了随机生态再生指标用于刻画系统的全局动力学.数值模拟揭示了环境随机性、温度、光照强度及营养盐含量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随机性对浮游植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假设检验及区间估计等统计学
里德堡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为人们在少体和多体物理以及量子信息应用的研究领域中探究中性原子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这种长程相互作用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效应,其中就包括里德堡阻塞效应。这种效应可以在很小体积内阻止多个里德堡原子同时被激发到里德堡态上。人们基于里德堡阻塞效应,从理论和实验上实现了与各种各样量子信息科学相关的工作,比如量子计算,纠缠态制备,量子算法,量子模拟器,量子中继器。另外,将里德堡原子的相互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大气海洋中具有旋转效应与分层效应的Boussinesq方程组的三尺度奇异极限问题,具体如下:第一章介绍Boussinesq方程组与相关的旋转流体方程组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拟线性对称双曲方程组奇异极限问题的数学理论.第二章考虑周期区域上无粘性Boussinesq方程强解的旋转占优极限(Rossby数是Froude数的高阶无穷小)与分层占优极限(Froude数是Rossby数的
VEGF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员,通过其受体VEGFR1和VEGFR2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血管的发育,维护内皮细胞的存活。肺是血管最丰富的器官之一。VEGF是重要的肺发育和功能的重要生长因子,在肺发育和肺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用于研究肺发育的动物模型还非常有限,研究VEGF表达量与肺发育之间的关系还非常困难.h SPC启动子被广泛应用于肺上皮特异的转基因表达,研究中,我们
人类活动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草地退化日益严重、草地功能不断降低。如何维持和提高草地生产力,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当前草地科学面临的重大问题。放牧是草地管理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导致草地退化和生产力降低的主要根源。家畜放牧通过采食、践踏以及排泄物返还改变植物、土壤等多个途径对草地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深入理解家畜放牧对草地生产力的调控机制是实现草地可持续性管理与利用的重要理论基础。随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