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场耦合作用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f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资源进入深部开采阶段,地质条件恶化,地应力、地温梯度和孔隙水压力明显升高,单纯考虑高地应力作用已经不能合理的解释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破坏特征,还必须综合考虑多场的耦合作用。本文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深部巷道围岩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特征进行数值模拟,为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和施工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对深部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巷道开挖后围岩温度场随时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得出:风流温度对其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巷道半径,最后是断面形状。(2)对热力耦合作用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与不考虑温度情况相比,热力耦合作用下巷道开挖无支护时,围岩应力影响范围、位移和塑性区体积均有所增加,支护后锚杆和锚索轴力均有所增大,最大值达到10.9kN。热应力表现为拉应力,使得巷道壁面处拉伸破坏单元数量增加。巷道围岩温度与风流温度差值越大,围岩产生的拉应力、位移及塑性分布范围也越大。(3)对流固耦合作用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随着初始孔隙水压力增大,围岩松动区、变形及塑性区的分布范围也有所增大。当初始孔隙水压力较小时,增加趋势较缓,反之,则急剧增加。支护结构通过改变应力场进而影响了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作用过程。(4)对三场耦合作用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并采用非完全耦合方式分析得出:三场耦合效果表现为高地应力、高温度梯度和高渗透水压最终以应力改变的形式作用在围岩上,使得围岩应力影响范围、位移和塑性区范围均有较大增加。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原来处于城市边缘的铁路周边也出现了很多大学科技园、写字楼以及住宅。列车运行会引发这些高层建筑的振动,以前列车速度不是很快的时候,这种影响还
在世界范围内,船舶的交通量和船舶的大小都在不断的增加。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跨越航道的桥梁正在设计和建设之中。 随着我国跨江河以及海峡海湾大桥的日益增多和船舶运输
由于建筑地下室功能的需要或基础存在大大小小承台,基坑坑底深度并不相同,出现坑中坑,不少工程就是由于对坑中坑重视不够,轻则位移偏大,对周边造成影响,重则造成基坑失稳,因
空间错位排列双排密贴PHC桩支护结构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结构,由于具有可以缩短施工工期、施工方便、受力条件和整体稳定性好以及节约造价等优点,因而逐渐成为深基坑
生土建筑贴近自然,融于自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前,在我国西部广大贫困农村地区,生土建筑仍然是农村居住用房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生土农房虽然保温节能,居住舒适,但由
为了满足桥梁、高层建筑和隧道加固补强之需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片材以其比强度高、比模量大、结构可设计以及加固后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
带高位空腹桁架转换层建筑结构是一种竖向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结构受力机理复杂,设计难度大。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对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研究尚嫌不足,尤其是对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