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纳税信用管理是现代税收征管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税务机关提升税收征管效率、优化税收服务水平。然而目前我国的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在适用对象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相对于较为完备的企业纳税人信用管理而言,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的制度局限主要体现为法律依据不足、信息采集中权责义务不明确、具有针对性的自然人纳税信用评估机制还未建立、自然人纳税人获得正向激励的权利配置缺失、自然人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亟待完善,由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税信用管理是现代税收征管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税务机关提升税收征管效率、优化税收服务水平。然而目前我国的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在适用对象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相对于较为完备的企业纳税人信用管理而言,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的制度局限主要体现为法律依据不足、信息采集中权责义务不明确、具有针对性的自然人纳税信用评估机制还未建立、自然人纳税人获得正向激励的权利配置缺失、自然人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亟待完善,由此导致我国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仍无法系统开展。对此,重庆、广东、江苏等地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必要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部分国外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可以从完善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明确自然人涉税信息采集过程中的权责义务机制、设置针对性的自然人纳税信用评估规则、加强守信激励、设置自然人纳税信用修复制度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从而实现我国自然人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服务纳税人。本论文除引言与结语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国税总局发文整治特定行业偷逃税案件引出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话题,揭示我国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中的对象失衡问题,也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将纳税信用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企业纳税信用的管理上,忽视了作为所得税主体之一的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由此问题出发进而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我国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的现状,着重阐释我国自然人纳税人涉税信息采集、自然人纳税信用评估、自然人纳税信用应用以及自然人纳税信用修复等方面的状况,并对重庆、广东、江苏等地所实施的相关制度改革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提炼出构建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的有效经验。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的局限,主要体现在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法律依据不足、自然人涉税信息采集中权责义务不明确、具有针对性的自然人纳税信用评估机制尚待建立、自然人纳税人获得正向激励的权利配置缺失、自然人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亟待完善几个方面。第四部分则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的具体构想。在对部分信用管理发达国家的制度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议,包括完善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明确自然人涉税信息采集过程中的权责义务机制、设置针对性的自然人纳税信用评估规则、加强守信激励、设置自然人纳税信用修复制度几个方面。
其他文献
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的要求,从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把握产业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化的新趋势新特点,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特点,设计或构建起有利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促进我国经济高质
语块(lexical chunks)具有重要的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价值,在二语教学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就汉外语块的对比而言,尽管研究逐年增加,但是大多数汉外语块的对比研究主要是选取某种特定类型的语块作为考察分析的对象,而聚焦不同语言间语块对应关系的却少之又少。有鉴于此,本文借鉴语块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对汉泰语块的对应关系展开研究。本文以周倞(2009)所构建的850个汉语语块为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本文简称新《规定》)。新《规定》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出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的指导下,贯彻国家重要决策部署,运用新发展理念,以经济责任为重点,推动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规范领导人员权力运行,促进廉政反腐,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新
教科书作为教育理念落实的载体,是辅助学生智识发展的阶梯,在教育事业的地位不言而喻。而教科书编写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育理念,同时又深受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从民国(1912-1937年)中学课程标准出发,以图画教科书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图画教育背景,将民国(1912-1937年)的中学图画教科书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壬子癸丑学制阶段(1912-1921年)、壬戌学制阶段(1922-19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具体实践中的关键部分,是新时代我国对农村杜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也在迅速增加,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也受到了关注,许多地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涌现出众多的大企业集团。大企业在各国生产总值,税收贡献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支柱,但大企业的股权结构复杂,业务类型众多,关联交易频繁,使得涉税事项十分复杂,这给税收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了税收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国际经验表明,对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对此,我国税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探讨和研究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问题一直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内容。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去探究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问题,是一个新的尝试和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体现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弘扬工匠精神,建设创新型的劳动者主力大军”等论述,是对当前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的阐释。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工作做出了明
词汇知识在阅读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者将词汇知识分为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但该分类忽视了词汇知识不断发展的特点,而且词汇深度知识难以用简单的方法准确测出。因此,本研究采用Kieffer和Lesaux(2012)提出的词汇知识分类框架——词汇具体性知识和词汇一般性知识。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在不同教学水平下的二语汉语学习者中,词汇具体性知识和词汇一般性知识对词汇推理的作用分别是
余荫山房经历一百五十年的风雨春秋,其建筑装饰蕴含的地域特征以及人文精神令这座园林在如今依旧散发着独特魅力。园中的罩作为建筑装饰中富有技艺美和装饰性的构件之一,不仅用作空间隔绝作用,其装饰图案题材内容丰富、形式和谐统一,处处体现着鲜明地方特色文化以及深厚的精神内涵。因此,本文通过对余荫山房实地调研,收集罩装饰图案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梳理,针对余荫山房罩装饰图案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挖掘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互联网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渗透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旅游产业要素流动和配置大大优化,产业组合方式被打破重组,产业链条不断拓展而更加完善;传统旅游企业将互联网作为改革高地,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旅游消费者通过信息交互获得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