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汉语时间词和泰语时间词的产生、意义及用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无疑增加了两国语言学习者学习对方语言的困难。遗憾的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泰国,与汉泰语时间词对比相关的论著几乎看不到,而且学界对泰语时间词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法,从词义、来源、构词法和用法四个方面入手,对汉语和泰语语一日之内时间词进行比较研究,归纳了它们的异同,分析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从词义来讲,汉语和泰语的确切时间系统相同,其中,"小时"义时间词的差别最为明显。一些古时流传下来的"小时’"名称,有部分词义仍然与古义相同,但也有一部分名称的词义与古义不同。模糊时间词广泛存在于汉语和泰语中,主要与白天、夜间、天快亮或刚亮、天快黑或刚黑及早上和晚上这5个时间概念有关;(2)从来源来讲,汉语和泰语时间词都主要源于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和动物活动,其中,泰语时间词还与泰国人独特的文化、信仰有关;(3)从构词法来讲,汉语一日之内时间词多为合成词,单纯词很少;而泰语的一日之内时间词中单纯词很丰富,其中以外来词为主。此外,泰语还有一种独特的构词方式叫萨玛复合式;(4)从用法来讲,汉语和泰语确切时间词的小时名称使用差异较大。汉语小时名称用于24和12小时制,泰语分别用于24、12和6小时制。汉语和泰语模糊时间词在搭配上也存在差异,汉语多与介词、方位词和数量短语搭配,而泰语多与形容词和副词搭配。汉语和泰语均存在重叠式,重叠式对汉语时间词的词义有影响,而在泰语中,除了采用变调的方式之外,重叠式不会对时间词的词义造成影响。此外,泰语在口语中可以使用添加装饰音节的方式来修饰模糊时间词,在汉语中没有发现相应情况。对汉语和泰语一日之内时间词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填补两种语言之间对语言异质与语义研究的空缺,促进汉藏语系研究的深入,同时也能为两国语言学习者提供帮助,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