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目前存在两种主流方法,分别是传统人工经验判别法和利用仪器分析建立质量标准的方法。传统人工经验判别法能较全面反映与药效有关的中药材质量,但主观性强。利用分析仪器建立质量标准受人为主观干扰少,但所测成分有时并不是药材中真正起药效的部分。另外,快速无损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也在被逐渐地采用。本文选用30种不同批次的北五味子药材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五味子质量的人工经验判别、仪器分析测定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首先对北五味子药材质量优劣进行人工经验判别。其次测定北五味子指标成分中的水浸率、醇浸率、总木脂素含量、五味子甲素和乙素的含量,及对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最后分析人工经验判别、指标成分含量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工经验判别和指标成分中的水浸率、醇浸率、总木脂素和五味子甲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人工经验判别、水浸率、五味子乙素三者均能建立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模型。另外初步确认优等品的五味子其水浸率不低于40%,醇浸率不低于37%,总木脂素含量不低于12mg/g,五味子甲素含量不低于1.6mg/g。本研究为建立更具有临床意义的北五味子质量标准做了基础研究,并对企业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特别是在药材采购环节提供参考意见。从近红外技术分析结果看,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北五味子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