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网页不仅为交换生、留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更是国家间传递教育、文化、风俗等的平台。而大学网站首页作为信息呈现的第一个界面,其排版、布局、色彩、声音、文字等设计风格往往会体现该大学在意义建构上的特色。 在中国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环境下,本文以研究国内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在大学网站首页设计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出发点,于2016年8月5日收集了国内大学排名前12(人民网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和世界一流大学排名前12的大学网站首页(QS世界大学排名)为分析的语料,以Bateman的GeM模型(The Genre and Multimodality Model)为分析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两类语料分别在基础层、布局层和修辞层的相同点,根据这些相同点,分别对比了两类语料在这三个层次上的异同点,试着为国内大学网站首页建设提供语言学方面的建议。 研究发现,在基础层,两者都使用了10个相同的符号,只有文字和图标的比例超过了10%,除了国内语料的线条也超过了10%之外,其他符号的比例都低于10%。且文字、框和滚动图片在两者中占据同样的位置,即文字第一、框第四和滚动图片第九。不同点在于,两类语料使用符号的总数不同,其他符号(除了文字和图标外)在两者中的位置皆不相同。 在布局层,两者在每个页面上都分为上中下三层,中层所占空间最大。两者都用了两边留空白或框的方式,突出中层的位置。区别在于:在国内设计中,信息呈先从上而下,再从左而右的分布,通常是混合使用,有时仅使用从上而下的分布;而在国际设计中,信息的分布或者从上而下,或者从左而右,且前者使用率较高。 在修辞层,两者都使用了11个相同的修辞关系,只有阐释和重申的比例都超过了10%,除了国内的类属关系、国际的使动关系外,其他的比例都低于10%。不同点在于:国内设计更强调阐释关系;国内设计倾向于类属关系,而国际设计倾向于使动关系;其他修辞比例(除了阐释和重申外)在两者中的位置皆不同。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用多层次的GeM模型分析了大学网站首页的多模态性,层层相扣,使得网站首页的多模态性成为有机的统一体。第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新颖,本文用GeM模型对比分析两类大学网站首页,先归纳每类大学首页的共性,进而对比两类大学首页的异同点,具有新颖性。 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仅从语言学角度对两类大学首页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改善国内大学首页设计的建议,没有从网页设计者的专业知识角度分析;第二,研究的每类数据只包含12个首页,分析的样本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