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菜市场是城市重要的基础服务设施。上海作为全国标准化菜场示范工程试点城市之一,截至到2014年底,已经建成标准化菜场827家,目前承担全市近80%的主副食品供应任务。上海标准化菜场的数量逐年增长,但是菜场的规划布局与环境管理仍然沿袭着旧的思维与模式。许多与新建居民小区相配套的标准化菜场,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其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本文依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11JZD024),针对上海标准化菜场用水量较大、用水定额缺乏、污水种类较多、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固体废弃物产量较大、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低等环境问题,通过实验检测、对比分析以及SPSS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分别于2016年的6月份和12月份实地调研了上海20家标准化菜场当月的用水量;对齐河路菜场、古蓉菜场、云莲菜场、曲阳菜场、长风集贸市场、虹六菜场水产区用水、地面清洁用水、餐饮区用水3种不同用水类型的用水量进行了调查;采集标准化菜场的水产养殖废水、地面冲洗废水以及水产宰杀洗涤污水水样,实验检测其氨氮、COD、BOD5、SS四项指标浓度,分析菜场的污水水质;实地调研上海标准化菜场的固体废弃物产量、固体废弃物产污当量、固体废弃物收集方式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过程,分析评价上海标准化菜场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情况;从改造节水技术、制定用水定额、环保配套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布局、健全星级评定机制、公众参与等角度考虑,探讨了上海标准化菜场的节水与污染防治对策,以期为上海标准化菜场用水定额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为上海及其它地区标准化菜场的节水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对于解决当前市民关心的菜场环境污染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上海标准化菜场用水现状:①用水水价不一,少数菜场水价执行居民水价标准;②不同用水类型的用水量差异明显,水产区用水占比约1/2,是菜场最主要的用水大户,地面清洁用水量次之,餐饮区用水量较少;③调研的20家标准化菜场6月的平均用水量为912m3,12月的平均用水量约705m3,6月平均用水量比12月多将近30%,季节性差异显著;④标准化菜场月均用水量与菜场面积显著正相关,与菜场星级相关性不明显。(2)上海标准化菜场用水总量估算:调研的20家标准化菜场2016年的月均用水量取平均值为808.5m3/月,截至到2014年底,上海标准化菜场共约827家,初步估算得出上海标准化菜场2016年的用水量约为801.9万m3,进一步估算得出上海标准化菜场用水量约为25.6LL/(m2·d),这一数值可以为今后上海标准化菜场用水定额标准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为标准化菜场的节水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3)上海标准化菜场污水水质:①从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水标准来看,水产养殖废水COD、BOD5超标;②从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水标准来看,地面冲洗废水氨氮、COD、BOD5均超标;③从上海市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来看,水产宰杀洗涤污水COD超标,从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水标准来看,水产宰杀洗涤污水氨氮、COD、BOD5均超标。(4)上海标准化菜场固废污染情况:①上海标准化菜场2016年6月份的日均固废产量高于12月份;②日均固废产量与面积显著正相关,与星级相关性不明显;③从菜场规模来看,小型标准化菜场固废产污治理更有效;④75%的标准化菜场采用干湿分离的方式收集菜场垃圾,20%的标准化菜场采用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准收集菜场垃圾,5%的标准化菜场垃圾混合收集;⑤菜场固体垃圾的处理处置:塑料制品填埋,厨余垃圾焚烧,果皮菜叶堆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