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下班途中工伤的界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e333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伤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发明,是劳资关系的调节剂。工伤保险制度发展到现在,绝大部分事故在劳资双方的博弈下达成了一致。但是就上下班事故是否认定为工伤的认识,却产生了很大分歧。主流观点认为“上下班途中”是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的合理延伸,继而应当认定为工伤,以便更好地贯彻倾斜保护劳动者的方针。然而2009年7月23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征求关于修改现行《工伤保险条例》意见中,主张删除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规定,引起社会很大争议。大部分意见认为,删除此项规定不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但是笔者比较赞同政府的决定,认为此项规定存有很大不足。通过比较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以及本项规定产生的实务难题,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本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主要通过一个关于“上下班途中事故”工伤认定的争议案例,介绍本选题的缘由、研究本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工伤、上下班事故的概念,工伤认定的主要理论标准学说。通过概念的明确,结合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把工伤保险制度界定在社会法的理念下,从社会法理念重新定位工伤保险制度。在社会法的范畴下,解释上下班途中事故认定为工伤的欠缺。第二部分: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关于上下班途中事故的相关规定。通过比较研究各国关于上下班途中事故认定的理论和实务操作规定,试图找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立法规定。第三部分:从规定本身立法目的、相关法律协调、实务案件数据及结合国务院解释的部分合理性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我国目前关于上下班途中事故认定为工伤的法律规定对利害关系方用人单位很不公平,进一步解释此项规定存在很大问题。第四部分:结合上述三部分的论证,指出解决上下班途中事故认定为工伤的思路。建议从社会法的角度重新定位工伤保险制度,在具体工伤认定模式上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模式,从抽象概括工伤认定标准的方法,解决上下班途中事故具体规定的弊端。结论:我国目前关于上下班途中认定为工伤的规定在范围上过宽,结果使用人单位承担过多的负担,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要用社会法的理念,形成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平衡的工伤保险制度,合理认定上下班途中事故的工伤性质,从而为解决实务中“上下班途中事故”操作难的问题。
其他文献
结合史实,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有关太平天国的某段落阐述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从太平军初期取得农民拥护的宣传因素、农民本身的生活需求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这三个方面进行分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必定会导致围护结构的变形,进而出现坑边地表沉降,甚至直接危及基坑自身安全,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进行变形分析和
在国内,接受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患者约85%为病毒性肝炎。有效的过程管理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笔者根据科室自身特点,探讨人工肝治疗相关医院感染的管理,现总结如下。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对幼儿老师在职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构建幼儿老师本体性知识出发.探讨了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和
因为科技水平不高的限制,光伏发电的成本过高等原因的阻碍,长期以往,在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应用的效果上都不令人满意,这就使其在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与发展受到影响。所以,为了
【正】 青海地处我国西北。回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全省共有回族53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7%,约占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7.4%。主要分布在本省东部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骨架,承担着城市大容量的交通。但是随着快速路交通拥挤日益突出,严重降低了城市交通效率,因此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控制。城市快速路控制系统主要包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的发达,“驾车碰瓷”行为发案率越来越高。“驾车碰瓷”虽然是碰瓷行为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但由于“驾车碰瓷”使用工具的特殊性,且手段方式
夫妻财产制是调整夫妻财产关系法律的核心内容,不仅关系到夫妻生存的经济基础,关系到家庭经济职能的有效发挥,也与夫妻之间的经济扶养和财产继承等密切相关。本文力图从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