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统精英主义贵族社会逐渐向现代大众社会转化。这种转化直接促生了大众民主的来临。大众民主的来临对民主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首先,它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造就了数以千万计的平等而又多样化的“大众人”。这使得精英和贵族失去了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地位。身份的平等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政治在向着平民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其次,政治生活越来越多地受到平庸而又非理性的大众的支配,引起了人们对多数暴政、极权主义的统治等平民政体所固有的弊端的担忧。这种担忧表现在政治理论上就是群体心理学、精英民主理论、多数暴政理论等反大众民主的理论的诞生。这些理论的核心就是宣扬大众民主本身包含着某种极权专制的种子,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导致诸如纳粹主义那样的政治灾难。虽然大众民主本身包含着反民主的因素,但是它并非是不可救药的。从来就没有一种完美的政治制度,也不可能有一种完美的民主模式。我们在看到大众民主可能存在的弊端的同时,也应当正视它对民主发展的正面意义。例如它对平等的关心,对权力的制约,对公民的教化等等。实际上,大众民主能否有效的落实关键取决于能否正确处理好民主与自由的张力问题;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提升大众的参政素质和参政能力从而保证民主政治的效力;取决于能否在民主的框架下,在变动不居的社会中协调好大众、精英等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民主政体的动态平衡。总之,大众民主的落实应当体现这样的理念:政治运作应该贴近大众,而大众也应该理性地介入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