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我国侦查学专业的教育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从五六十年代的公安干校培训教育到七十年代兴起的中等专科学历层次的侦查教育再到1979年上升为本科学历的教育模式,至今已有多个侦查专业的硕士点甚至是博士点。侦查学专业的教育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犯罪形式层出不穷,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和犯罪思维也经历着巨大的改变。因此,侦查工作的开展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针对犯罪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理所应当地,侦查教育也应当在传统的教学上做出适当的改变以适应侦查实际的需要。然而,侦查专业的本科教育作为侦查部门最主要的人才培养输出力量,其现状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尴尬: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教育不能服务于实践,实践又指导不了教育;专业方向设置狭窄,学位管理混乱;教学内容老套陈旧,教师知识更新滞后,大多已不能适应现实需求;纸上谈兵,实践不足,有的学生甚至觉得几年的专业理论教育不如两三个月的实习收获得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就业呈现两极分化,莫大压力压垮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面对以上种种困境,在结合当前侦查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归纳三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联系侦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明确当前侦查“市场”对侦查教育的要求及侦查教育的目标之后,接下来应该客观地分析侦查学专业本科教育在现阶段优化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侦查专业的教育困局由来已久,要想改善这种现状、提高侦查教育的效率,需要结合实际,寻找诸多方面的成因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类。根据造成这些问题的不同主题,我们可以从社会大环境原因、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学校层面的原因、任职教师的原因以及学生个人层面的原因几大方面来进行细致的分析。成因的梳理是为了更好地找到问题的根源,最终的目的是要“对症下药”地“治疗”这些侦查教育中存在的“沉疴旧疾”。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一些方面一一对应地制定解决它们的办法:第一、明晰侦查学学科归属,合理改革学位管理;第二、细化专业方向划分,培养领域“专精”人才;第三、推进学科教材编写,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第四、优化课程设置,合理规划课程安排;第五、改革创新教学方式,丰富知识传授形式;第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时俱进搞教学;第七、反思师生考评办法,促进形成科学的行业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