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忠镕《第二弦乐四重奏》与交响曲《罗铮画意》微调式研究

来源 :山东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81205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忠镕是我国当代享有盛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在中国五声性十二音作品的设计中,作为第一人,罗先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以罗忠镕《第二弦乐四重奏》、交响曲《罗铮画意》为研究对象,对作品进行微调式分析研究。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分为课题的由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微调式及分析方法三部分。同时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之上,本文对于微调式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并论述了微调式的分析方法。第一章是对《第二弦乐四重奏》中微调式的分析研究,分为创作背景,微调式研究和微调式在曲式结构中的布局三部分。文章以谱例的形式,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对微调式这一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同时根据作品的曲式结构发现在现代无调性作品中微调式对作品曲式结构划分具有一定的分析意义。第二章交响曲《罗铮画意》微调式研究从作品的创作背景、组合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设计构思、微调式的研究和微调式在曲式结构中的布局四部分来介绍交响曲《罗铮画意》中的微调式,通过举例进行论证了作品的微调式、作品曲式结构中微调式的布局,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第三章罗忠镕作品中微调式的美学意义从两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回顾了从教会调式的发展到现代自由的无调性作品的调式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从哲学角度论述了微调式与自由无调性作品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从美学角度论述了音乐创作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相互作用产生微调式。结语对论文做出总结,致力于微调式的提出能够对调式调性的发展以及对现代音乐作品的研究产生一定的分析意义。本文运用现代音乐分析方法并结合传统音乐分析方法来分析罗忠镕《第二弦乐四重奏》与交响曲《罗铮画意》中微调式的运用。首先通过音级集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传统调式的音程函量,其次结合中国五声调式的调式调性分析方法,证明微调式的存在。罗忠镕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尝试五声性十二音作品创作的作曲家,将西方现代的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相融合,对中国民族风格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五声性三音集合,四音集合的设计产生微调式,他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中国音乐道路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其他文献
为解决设计企业设计管理中的数据安全问题,通过对三维协同设计、建筑数据化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运用DLP手段、数字水印技术、数据编码等技术构建一个三维协同设计管理平
中国现已经进入老年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医疗负担加重。找出中国老年人常见病发生规律,则将极大地降低医疗资源负担。将GIS运用于医学统计,将有助于了解中国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空间分布规律,找出该分布规律背后的形成因子,为中国老年人疾病防治、医疗设施建设、医保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数据支持。
探讨在肝病科临床带教中运用改良以问题为向导的教学模式(PBL)结合情景模拟的作用。抽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4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