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能老人由于失去照顾自己与家人的能力,往往认为自身已成为家人负担,失去了生活的意义,较能自理的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在心理上更需要支持与关怀。本研究采用音乐疗法对失能老年人进行干预,旨在探讨其对失能老人抑郁情绪干预的适宜性。笔者利用在S市N福利中心实习的机会,对失能老人的情绪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失能老人存在抑郁情绪,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躯体不适且认知能力减弱、自我否定且无价值感、回避社交且存在感低。针对失能老人抑郁情绪表现及原因,本研究采用集体治疗形式的音乐疗法对N福利中心失能老人的抑郁情绪进行介入。研究者在N福利中心,招募干预对象共32人,经过筛选并根据自愿原则,随机指派12人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人,进行经典实验研究。基于音乐疗法的基本原理,采用了集体式音乐疗法干预模式。具体包括接受式音乐治疗和参与式音乐治疗的干预方法,其中利用接受式音乐治疗的方法中的歌曲讨论、音乐回忆、音乐同步、音乐想象和音乐肌肉放松训练等干预手段,利用亲身参与演唱演奏歌曲的参与式音乐治疗干预手段,对失能老人的生理节律、情绪状况、自我价值感、社会交往的意愿与水平均进行了介入,从而达到了缓解失能老人抑郁情绪的干预目标。实证研究已经表明,参与本研究干预的失能老人GDS-15分数有所下降,抑郁情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老人的抑郁情绪基本没有变化。实验后一个月的观察与访谈跟进也表明,失能老人积极情绪增加,并且有意愿与他人进行主动社交,显示了音乐疗法对失能老人抑郁情绪的明显减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