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殡葬改革的内涵,主要是对遗体的处理方法和殡葬礼俗两个方面。而要对盛行的土葬和封建迷信的殡葬习俗进行改革,唯一有效途径是殡葬活动社会化,这就是人们的殡葬活动都要在为公众服务的殡葬设施里举办。
2001年11月28日,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全面推行遗体火化工作。但是,由于在永嘉县农村,农民还是按传统方式进行骨灰墓葬,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治理永嘉县农村的“青山白化”现象。所谓农村“青山白化”,是指在农村一些地方,在山上大造“椅子坟”,(在温州地区,每座坟墓造型如同一把太师椅,当地称为“椅子坟”。)还用水泥、石灰浇筑,讲究规模、气派,使青山变白,造成浪费土地、浪费钱财,以及严重的白色“视觉污染”的不良现象。此种现象,全国在温州地区最为严重,永嘉县更是“重灾区”。治理农村“青山白化”,也就成了当前温州地区尤其是永嘉县农村殡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它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永嘉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头疼问题。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永嘉县每年都组织一次“青山白化”治理工作,但是效果不容乐观。
孝敬父母,拜祭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天,但是坟山包围村庄,公路沿线乱埋乱葬更影响了环境,甚至出现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永嘉县农村殡葬改革,治理“青山白化”工作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解决拜祭祖先的传统与少占土地的冲突。笔者认为,政府职能除了制止,更应该是合理地疏导,制定和实施一个比原先建坟更合理并且农民能接受的方案来解决农村殡葬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又可以减轻农民负担。
本文通过对我国的殡葬文化和宗族文化以及宗祠进行阐述和相关分析,选择了美国学者道格拉斯·C·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为“宗祠殡葬”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并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运用道格拉斯·C·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对现行的农村殡葬文化进行正式制约、非正式制约分析,同时分析宗族文化对农村制度变迁的影响,提出用宗族文化的象征一宗祠来解决永嘉县农村殡葬问题,推进农村殡葬改革,利用“宗祠殡葬”消除农村“青山白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