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各个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都处在不平衡状态。不论是先进国家,还是落后国家,各国在其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优势和劣势,都有长处和不足。这就要求各国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历史。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进一步开放的崭新经济制度环境。中国金融业如何按照国际惯例,顺应形势的发展,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为实现各项经济指标服务,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因此,为了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少走弯路,少付代价,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金融制度作为经济制度的子系统在现代经济制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合理的金融制度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并不断地注入经济发展的动力;合理的金融制度能够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持续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安全的社会经济目标提供制度性保障。由于各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自然要素禀赋存在着巨大差异,而且社会要素禀赋也不尽相同,因而,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金融的制度性安排也是不同的。日本、韩国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了各具特色的金融制度,并为推动各自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传统的金融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时候,又纷纷举起了改革的大旗。本文试图通过追溯日本和韩国金融制度演变的历史,前瞻目前仍在不断进行的改革趋势,总结、分析其经验与教训,旨在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即绪论,首先对撰写此论文的课题背景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概要介绍了日本、韩国及中国金融制度的特征及其改革情况,并提出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方向,最后说明了论文的写作方式及论文结构。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的内容,主要论述日本金融制度的特点、发展与变革及其金融大改革。具体包括,第一:战后日本金融制度的特点。主要通过介绍独具特色的日本金融行政,对战后日本金融行政进行了检讨,充分肯定了金融行政对日本战后经济重建和快速增长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特别是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安全等多项经济指标提供的制度性保障。但同时也对日本传统金融制度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反思,指出改革金融行政,进行金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第二:介绍了日本金融制度改革。通过分析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及背景,指出了“日本金融大爆炸”的必然性,并对‘旧本金融大爆炸”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同时阐述了其特点并进行了评价。第三部分为第三章的内容,主要论述韩国金融制度的特征、发展以及改革措施,并对其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具体包括,第一:战后韩国金融制度的基本特征一官治金融。通过回顾韩国金融制度形成,分析了“官治金融”的三个特征,并对这种金融制度的正负效应进行了评价。第 一:通过回顾韩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原因及进程,揭示了韩国金融制度改革的特点,充分肯定了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其消极影响。第三:韩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改革对策。韩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对有着类似韩国“内部隐患”的我国敲响了警钟:其克服危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给我们提出了可借鉴之处。第四部分涵盖第四章、第五章的内容,主要论述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体地说,第四章对我国金融制度及其改革措施进行简要回顾,并指出我国金融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揭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第五章是日本、韩国金融制度改革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通过分析同处东亚的日、韩、中三国金融制度的异同点,总结日本、韩国金融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减少失误、顺利进行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在金融改革的进程、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监管的强化以及资本项目的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等方面提供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可借鉴的启示。第五部分为结论,对全篇沦文的内容特别是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进行了结论性的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