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三板是我国场外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12月新三板试点扩容到全国,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公司和投资者,截止2014年11月已有1300多家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的发展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结构,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促进资本流通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新三板采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制度,研究新三板挂牌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推动新三板信息披露完善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比较了用户需求与投资者保护两种观点,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进而明确评价体系将以投资者为评价主体,从经济学相关理论出发确定以新三板挂牌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网站披露的会计信息为评价客体,同时分析了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理论,比较指出了新三板在信息披露方面的特点,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文章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三项原则,结合新三板信息披露的特点,构建起多层次多因素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综合分析法、两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本文对2013年12月31日前在新三板挂牌的348家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信息披露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新三板挂牌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1)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有待提高:(2)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不足;(3)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较差。在此基础上得出文章的结论并提出完善建议:(1)形成多层次的监管机制;(2)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3)完善券商持续督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