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中,社会组织将是这一变革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并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社会工作是一个关于如何科学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价值观决定了其在社区微治理实践中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政策的支持全国各地都开始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由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专业服务,比如太仓市“邻里家园”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等就是典型的例子。本文以太仓市D社区为调研对象,结合对全国其他地方的社会工作推进社区微治理项目开展情况,展开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理论基础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推动社区微治理案例分析。以Y社会工作机构服务项目中的D社区微治理为例,通过D社区的现状和优势资源,对其微治理的实施主体与路径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D社区微治理项目的开展情况。第三部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推动社区微治理的成效与不足。首先,详细阐述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推动社区微治理的突出成效:通过社区微治理项目使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社区内环境更加整洁、美好,加速了社会资本的流动,有效激发了社区志愿服务等;其次,论述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推动社区微治理存在的不足之处: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不匹配,社区居民参与微治理的意识淡薄,社区工作人员与社会工作者角色定位不清,社区微治理成果得不到有效维持,服务缺少后续跟进,社区内社会组织的活跃度不高等。第四部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进一步推动社区微治理的优化路径分析。详细阐述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社区微治理的具体实施步骤:首先,在确立社区微治理项目过程中,收集社区居民的“微心愿”,在保证项目目标与居民需求一致的情况下确立“微项目”。其次,在“微行动”中联合“微组织”,培育社区精英,发挥社区“软权力”,大力推动社区内多元主体协同解决社区问题,激发社区组织的积极性,促使社会资本的有机整合。再次,打造社区居民“微平台”,即“反馈平台”和“议事平台”,使社区居民有途径表达自身的需求和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最终使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最后,激发社区内在动力,提高其自治能力建立和谐的邻里网络,促成自治群体的生成。